第98章 背後的努力(1 / 2)

一貫是浩星那種讓人完全找不著北的方式,放完驚天新聞後續又沒信兒了。

撩撥夠了對手,他們自然就偃旗息鼓了。

江希熬紅了眼睛到米國,也不倒時差世界就找特效公司商量時間要求對方擴大團隊。

對方哪有那麼好說話,沒有好處,匆匆製作如果出不了精還會毀掉口碑。同時米國的工會製也很嚴格,很少有員工願意八小時之外,如果產生了這些加班費,自然是要江希承擔的。

實在沒辦法,盡管還不知道後續資金從哪裏來,他還是咬牙說了價格好商量。

裴正紫守著米國傳回的信息,比江希還要沉不住氣,畢竟對江希來說,投入是家裏準備好的,不動筋骨,年輕頭一次真失敗了,以後日還長。

而裴正紫已經五十了,這幾乎是她最後一次機會,失敗了就再也沒人相信她。《我/欲成仙》項目整個拍攝期中她從裴正誠手裏掏了十多個億。

現在,應該是沒辦法再擠出來了。

裴氏有二十來個公司,資產遍布各種傳統行業,在這樣的龐然大物裏,現金流的健康與否自然非常重要。

一般情況下,裴氏是沒有現金在賬的,都是計算好了各種回款周期來回從銀行中套利還款。

十多個億雖然隻是裴氏市值的幾十分之一,也不是說拿就拿的。為了這筆資金,裴正誠少見地用董事長的壓製了其他股東,用自己的股權對內做擔保,公司的項目自然不能抽錢停止,最後用裴氏大廈給銀行抵押拿到的現金。

裴老狐狸肯這麼做,一個是裴正紫花樣出盡要錢,一個是就他本身而言,也覺得裴氏的產業結構中一些夕陽產業應該放棄掉轉投新興行業了。

所有的有錢人都知道,華國的票房容量在過去的十五年裏翻了幾十倍。

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完畢,人民生活物質得到溫飽之後,勢必要求更豐富的化生活,所以有那麼一個票房爆炸性增長的時期裏,敢拍電影能上映就賺錢。

雖然不一定大,但是總會比理財和風險投資更值得期待。有錢的土豪們,不管有沒有化懂不懂電影,都捧著錢四處求人去拍電影。

這個求人的目標,都不一定是專業拍電影的,隻要是名氣夠大有噱頭就行。

在那個黃金時期裏,湧現了許多幾千萬投資賺十億票房的片。甚至一些口碑爛的片,觀眾因為電影票不貴,也會為了跟上同齡人的話題,因為獵奇審醜心理送給它一個不錯的票房。

裴正誠作為目睹華國經濟騰飛的一代人,當時是堅信實體經濟才是國家的根本的,一將跑去投資爛片的人當做裴正紫那樣玩鬧裝藝的化人。

他可以在有效範圍內養著玩兒,大家閨秀不就應該這樣嘛~而自己卻不能上趕著做那樣衝動的決策。古語說書生造/反年不成,這一點放在生意上也是一樣的。

化人愛講情懷,容易好麵,總琢磨社會責任感之類虛無縹緲的東西。但是生意是什麼呢?

年前就有一句話,大概意思是,資本家有分之五十的利潤,就會鋌而走險;有了分之一的利潤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有了分之的利潤就敢冒上絞刑架的危險!

人呢?想攫取利益的時候惦記著情懷,有了情懷又不甘心想要利益。

所以裴正誠一向是對化產業、娛樂行業嗤之以鼻的。說的粗魯一點,化產業是扒開心腸賣給人看的俗人,娛樂行業是一門叫包裝的高級騙術。

這觀點他無數次在不同的場合跟自己的老哥們說起過,每次提起來都頗有心得。

他的小夥伴兒自然就附和他,古往今來多少豪藝術家餓死,沒人認可都是浮雲,這個圈裏沒人在乎死後尊榮,而娛樂明星什麼的幾十年前還是下九流的戲呢,現如今許多也是他們餐會上的小點綴。

聽了他們這樣大放厥詞,還得含著笑讚幾句“裴總就是有想法,說的有道理!”

裴氏榮光數代,從封建王朝走到現代明社會,有些思想不是那麼容易拔掉的。

思想可用,是工具,當做錦上添花的格調來炫耀可以,處心積慮地做商去迎合別人,算了吧!

這些想法在裴正誠腦裏紮根幾十年,隻是時移世易,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之前一起嗤笑的老哥們剔著牙嘚瑟自己花了幾千萬一年賺回四倍利潤。

開始幾回,裴正誠還心裏哼笑一聲,問一句,“這是為了捧你哪位心肝寶貝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