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不但要向校長報告,另外我們還要通過輿論給劉汝明乃至二十九軍施加壓力。他們不抗日,還要阻擋中央軍抗日,那就是漢奸、賣國賊,這頂帽子不論是宋明軒還是他劉汝明我看都不敢戴吧?”沈修文冷笑道。
孫元良也馬上眼睛一亮,道:“對,就這麼幹。隻要報紙上登出來,就算我們強行通過張家口,劉汝明也不敢開這一槍,隻要他一開槍就做實了漢奸、賣國賊這個罪名,就是第二個張漢卿。”
孫元良一邊命令即刻向蔣委員長彙報劉汝明“拒絕友軍接防,影響抗戰”,一邊派副官把範大記者請來。
果然,範長江聽到這個情況後,拍案而起,“拒絕友軍接防,故意刁難抗日之師,簡直就是漢奸。我一定要揭露這個卑劣、賣國的行徑。我今天連夜趕稿,立刻發往報社,明天就能在《大公報》的頭版登出來。”範長江是《大公報》的第一名記,這份自信他還是有的。
範長江的反應要比沈修文想象的更加激烈。他在後世曾聽說過一句話,一名好記者應該就是一個憤青,一個敢於揭露真相,說真話的憤青。後世的沈修文曾是李大眼的粉絲,李大眼曾經是名出色的記者,但同樣也是一名憤青。不過,在後世這種環境下,李大眼不可能穩穩當當地當名記者,隻能成為新銳知識分子,中國頂級社會評論家、雜文家、暢銷作家,最具號召力的網絡博主,超人氣意見領袖等一大堆的頭銜,不過在記者前麵隻能加上“曾經”兩個字。
這位範長江也頗有幾分李大眼的風采,沈修文說道:“範記者,除了《大公報》,你在北平和天津的報社有沒有關係,能不能也在這兩個地方發表。這樣影響會更大,衝擊力也會更強。讓北平和天津的讀者都能看清劉汝明的真麵目,我相信輿論的力量,一定會迫使劉汝明讓開我們通往抗日前線的道路。”
“這個沒有問題,我到《大公報》之前,就是專門為北平的《晨報》、《世界日報》、天津《益世報》撰稿的,這幾家報社和我的關係都很不錯,我同時也發給他們,相信明天也一定能見報。”範長江微微有些得色地說道。
“那太感謝你了範記者。現在全民族都在倡導建立抗日統一戰線,我們實在不願意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不管是中央軍還是地方部隊,都是中國的國防力量,我們應該槍口一致對外,而不應該自相猜疑,搞內耗。範記者,拜托了。我還是那句話,你的筆和輿論的力量一定會讓某些人迷途知返的。”沈修文連忙握著範長江的手一番義正嚴詞地言辭後,不露痕跡地向範長江恭維道。
“孫將軍,沈將軍,你們放心吧。你們都是抗日英雄,指揮千軍萬馬和日軍浴血奮戰。我作為一名記者,就是要用手中的筆去抗日,去揭露真相。”範長江也是一臉激動地說道。
……
武漢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辦公室,蔣委員長還在伏案工作。如今華北危急,華東又失守了半壁江山,作為一國的領袖,蔣委員長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篤篤。”辦公室的門敲響,侍從一室第二組組長沈修德拿著一份電文敲門進來,“校長,七十二軍急電。”
“什麼情況?”******停下手中的筆,抬起頭微微皺起了眉頭。
“他們遇到麻煩了,劉汝明禁止他們通過張家口。”沈修德一邊回答,一邊恭敬地把電文放到******的麵前。
******一聽,連忙接過電文看起來。
“娘西皮,膽大包天。劉汝明他想幹什麼?想當漢奸嗎?”******看完電報上的內容,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怒罵道。
“校長,七十二軍的先頭部隊後天就要進入察省,一旦受到阻攔,勢必無法在預定時間到達南口一線布防。南口是察、晉、綏的門戶,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絕不容有失。是不是直接下道命令給劉汝明,讓他必須無條件讓七十二軍通過,並且將懷來、南口一線交七十二軍接防。”事關自己弟弟的部隊,沈修德也小心翼翼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