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不碰南牆不回頭。”高覽啐了一口,揚斧下令道“將士們聽真,活捉徐晃賞萬金。”
“活捉徐晃!”
“活捉徐晃!”瞬間袁軍中響起了活捉徐晃的聲音,袁軍的士氣和攻勢都強了許多。這讓徐晃臉色變得很難看,而高覽則是一副洋洋得意的樣子,黑臉上盡是笑容。
“嗬嗬!”押後的沮授也有種重負終釋的輕鬆,捋著胡須得意地笑著。隻要打敗了徐晃,取得了中山郡,之前的所有都值得,也可以向主公袁紹交待。
“沮大人,北門外樹林中可見塵土飛揚,似乎隱藏著不少兵馬。”就在沮授剛剛放鬆之際,有探子及時稟告著“奉張將軍的將令,有請大人定奪。”
“你!”沮授有點氣不打一處來地訓斥著“什麼似乎,打探清楚明白再來稟告。這隻是股兵馬,這是敵軍的疑兵之計,真有大隊人馬,不早殺過來了。去,告知張將軍,讓其斟酌處理就行。”
“喏!”探子見沮授心情不好,為了避免無枉之災,也不敢多言,應諾而退。
沮授所見甚是,北門外樹林中的動靜確實由徐光所率的股兵馬所造成。隻是誰也沒曾想黃忠部及時入場,真是時也命也。沮授再能,也奈何不了意。
“擊鼓,加緊進功!”別看沮授似乎毫不在意,其實心中挺緊張和焦灼的。在探子退後,連忙下令擊鼓進軍,欲盡早擊敗徐晃部,以恐夜長夢多。
“咦!”本來就壓力山大的徐晃,聽得袁軍再次操鼓而擊,加大了攻擊力度,不由輕咦出聲,在不解的同時,也多了幾分其他的猜測。
有道是兔子急了還咬人,何況徐晃部還有萬餘可戰之士,身後有無數民眾,袁軍要一舉殲滅,也必會損傷無數。在袁軍占絕對優勢下,徐徐圖之才是上策。徐晃可以肯定對方的沮授明白。
徐晃不解歸不解,麵對袁軍如潮水般的攻勢,也無暇多想,隻有平心靜氣沉著應戰,指揮著有限的兵力,抵抗著數倍的袁軍。
和徐晃一樣驚訝的還有高覽,高覽不明白後方的沮授為何一下子急噪起來就目前形勢而言,對袁軍十分有利,根本不應如此操之過急。
沒錯,高覽認為沮授有操之過急之嫌。不過高覽這時候也不會去找沮授理論,更不會停止攻擊,而是聞鼓奮戰,聽令行事。
袁軍的加緊進攻,讓本就無比殘酷的戰場更是慘不忍睹。
“美!不虛此行也!”劉備由衷地讚道“人言還不符實!大叔真是會生活之人!”
原來蔡邕帶萬卷藏書出京,一路沿黃河北上幽州,全下的人都知曉。尤其是士族士子更是一片嘩然。
冀州士子在有心人的慫恿下,聚中了好幾百人在清河縣縣城門口堵住了劉備一行人,要求分享萬卷藏書。
在這個時代來講,一卷書籍值萬金可真不是開玩笑。有的是人為了一本書而傾其所有求取。用田產莊園換書籍者屢聞不鮮。如蔡邕蔡家如此藏書萬卷在大漢下也是獨此一家。
如果硬要,靈帝放蔡邕還沒有比放萬卷藏書出京更有影響力。前者再厲害也帶有個人的烙印,而後者可以讓不同的人學到不同的知識。就算是同一卷書,學習的人不同所獲也各異。
蔡邕可以教出許多人才,而萬卷藏書就可以教化萬民。基本上沒有可比性。
“玄德,一起去看看怎麼回事。”蔡邕大搖其頭,表示極度不爽地“這還叫士子這還叫讀書人讀的聖賢書都喂狗了嗎”
劉備沒有意見,在典韋的護衛下與蔡邕一起到車隊前一探究竟。入眼一群衣冠楚楚的家夥,堵在了進清河縣縣城的門口。
“在下陳留圉縣蔡邕,爾等之意吾已盡知,讀書人攔路甚是無禮,爾等給吾一個信服之理由,要分享這萬卷藏書也無不可!”蔡邕臉色不豫地對眾士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