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吟罷,騎著馬向前而去。這青驄馬確實溫順,速度也合適。讓劉備有種自駕遊的真切體驗。或者說如騎麾托,掛上三檔,加油少許,緩緩而行。
時四月,大地正是萬物呈勃勃生機之勢,到處都綠油油一片。除了山林樹木,還有部分農作物。
在北方農作物以五穀為主,有黍、稷、麥、菽、麻。至於水稻現在多在南方。除了富貴之家,一般家庭以五穀為主。
質粘的是黍,不粘的是稷,都是穀子也叫小米。麥分大小麥。菽為豆子,麻叫麻子,都可以食用。
漢未對五穀都是隻去殼,並不會去粗胚,以致口感特別粗糙難咽。關鍵是舂製的工藝還上不台麵。不過相對餓壞餓死來講,這都隻是小問題。
相對來講,穿越後的劉備一直過著地主的生活。有給力師兄公孫瓚的大力讚助,劉備才在求學的一年中吃著精製的五穀和部分白米飯。
“我該向那兒走?”停止胡思亂想的劉備不由問自己。說實話,對這次出遊,劉備並沒有明確的目標。不過該做的功課還是做了。
還是同樣的問題,劉備手上並沒有官方的地圖。對大漢十三州的了解也僅限於後世的記憶和這一年在盧植處的學習。
就拿劉備所在的幽州來講,幽州西部有代郡,治所在代縣,屬後世河北省部分。西北部有上穀郡,屬後世河北省張家口市一帶,因建在大山穀上邊而得名。
幽州西南部有涿郡,也就是劉備自己所在的郡。是後世的涿州地區。
幽州中部有廣陽郡,即今天的北京市區一帶。還有魚陽郡,也是今天北京市懷柔縣。以及右北平郡,治所平剛。即今河北省平泉縣。
幽州中西部有遼西郡,治所龍城。幽州東北部有玄菟郡,後世的沈陽、撫順一帶。
幽州東部有遼東郡,後世的遼東半島一帶。還有樂浪郡,治所在朝鮮縣。後世的平壤大同江南岸,管轄朝鮮半島北部。
幽州的州治是薊縣。至於下轄多少個縣?這個就是哭也記不全。
劉備這次出遊基本上連猜帶蒙,或者全靠眼睛看和嘴巴問。所謂路在腳下,路在嘴邊,大概也就是這麼回事。
劉備這次出遊不外是親眼看看這近兩千年之前這世界的風土人情,這原生態的大好山河。
“青驄馬兒呀?我們該向何方而去?”劉備玩心大起,左手勒韁繩,右手拍了拍馬頸說。
青驄馬很人性化地翻了翻馬眼,打了個響鼻,還搖了搖了馬耳和尾巴。似乎在說:“小子,我可是馬誒,你問我,我問誰?不知道!”
劉備見狀,啞然一笑說:“既然都不知道,那麼馬兒你就自由發揮,走到那算那,反正地球是圓的!”
就這樣一人一馬出涿縣,進易縣。劉備也是看見路邊的界碑上寫著易縣。易縣是涿郡與中山國交界處的小縣。而中山國是幽州和冀州交界處的郡。
當劉備走進易縣時,已經是響午時分。劉備停在了一個叫張坊的集市上,尋了個小客棧落腳。這類小客棧相當於後世的飯店和旅館合二為一,可以吃飯打尖,也可留宿過夜。
“客官,不知是吃飯還是住宿?”肩上放了快長布的小二哥看見劉備止腳於店門口,十分快速地迎了出來招呼。
“吃飯!還麻煩小二哥給咱的馬喂點青草和清水。”劉備點點頭,把韁繩遞過去吩咐著。
“好訥,客官你放心,裏麵請!”小二接過青驄馬,低身請劉備進店,他自己牽著馬去了後院。
後院可以栓馬和喂馬,有如後世的停車場,還免費加水和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