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次獲勝(九)
隨著此起彼伏的的口號和呼叫聲,五千名遊騎兵迅速的分散排開,形成一個v字形的戰陣,任勇和冷痕居中,率領布好陣勢的前鋒部隊緩緩的向敵軍逼近,在他們身後,架在兩匹戰馬中間的那一麵巨大的牛皮大鼓在擂鼓手用盡全身力量的鐳敲下發出低沉而又攝人心魄的聲音,讓沒有個進攻的士兵心中都充滿了無邊的鬥誌。
在距離敵軍戰陣一百米左右時,任勇舉手一揮,這五千騎兵便麵對麵地同兩萬多敵軍對持上了。雖然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但是碧泉島前鋒部隊的這些官兵們沒有絲毫的恐懼,因為他們心中除了有對王興國誓死報效的決心之外,還有對他們手中裝備的信心。
在當初組建軍隊的時候,王興國就同高幹、尉遲寶林、曹豹、王文等高級軍事將領仔細的探討過他們今後的軍事發展方向,雖然王興國參加過任何戰爭,也沒有率領過任何的軍隊,但是他卻熟知古今中外幾乎所有的軍事裝備和所有的著名戰役,所以,對於自己軍隊未來的走向他還是有自己的看法的。在組建軍隊的工作中,除了引入現代軍隊的各種製度之外,還引入了不少先進的戰術思想,逐步的以遠程打擊取代近身肉搏正是王興國提出的主要觀點。為了實現他這個觀點,王興國在借鑒了古代連弩的同時引入了現代的助力技術,使得連弩成為了碧泉島騎兵的主要製式裝備。
這種連弩是王興國親自設計的,不僅可以套在手臂上固定,而且還設計了箭夾,每隻箭夾可以裝十五隻改進的弩箭,這種弩箭特意縮短了長度,減小了箭頭,使得一隻弩箭大約隻有一根筷子那樣大小,但箭頭卻采用的是模鍛方式製造,具有足夠的硬度和強度,經過工匠後期開鋒處理後,配合王興國設計的連弩,足以在十米內射穿任何現有的官兵製式盔甲,連弩的弩弓則一改傳統的骨、木複合的製造工藝,轉而采用高彈性的彈簧鋼板製造,使得連弩的射程和威力都遠遠的超過這個時代的任何一種遠程武器。而上箭曆來都是使用強弩的難點,所以王興國在這一方麵做了大的改進,使用手搖的方式,經過簡單的齒輪變速和齒條傳動,使得這種連弩上弦變得異常簡單,經過簡單的訓練,就能完成大約一分鍾十五隻弩箭的設計速度,再配合弩身上的標尺和瞄準具,使得這種連弩變成了第一種能夠真正給敵人造成毀滅打擊的遠程攻擊武器。
所以,任勇所帶的前鋒部隊雖然隻有區區的五千人,但他們卻一點都不懼怕,在島上的訓練中,他們的這種新戰法早已經演練了很多遍,當初傳授給他們這種作戰方法的時候,他們的主公王興國大人就一再保證過,利用這種方法可以輕鬆的消滅五倍於自己的敵人,如果訓練和戰術得當,甚至能消滅得更多。主公在他們的心中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既然他這麼說了,那就肯定是對的,這個觀念是深深銘刻在每個士兵的腦海中的,尤其是那些從島上那些難民中參加軍隊的人,更是對王興國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