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軒化也沒有想到冷痕居然會帶領這麼一支大軍來,看來朝廷對他還不怎麼放心,他哪裏知道,皇帝現在連他楊軒化是什麼人都不知道,則麼可能派兵來對付他呢?看來楊軒化是把自己的名聲和實力想得太高了。
看到冷痕的兵力比他要多,楊軒化急忙將部隊撤回了城內,接著就派人同冷痕來談判,雖然知道楊軒化派人來並沒有什麼好心,他也不是真心的要同自己談判,但冷痕還是希望雙方能和平解決,畢竟自己的這兩萬多軍隊中,真正具有戰鬥力的隻有自己帶來的五千人,其他剛剛接收的地方部隊雖然在這幾天經過自己這些人辛苦的培訓,但是上了戰場照樣會腿軟的,所以,冷痕非常認真地接待了楊軒化的談判使者。
冷痕的失策之處在於他並不知道楊軒化的實際實力,他始終認為楊軒化隻有這墨城的幾千守軍,雖然稍微多了一點,但還不是不可戰勝的,等到談判無望的時候再強攻也不遲,所以,在墨城城外,冷痕被楊軒化的使者拖住了兩天時間。
這期間冷痕雖然也有些懷疑,但考慮到雙方實力的差異,他還是不怕楊軒化能鬧出什麼事情來的。就是這麼一點的疏忽,使得他幾乎無顏去見王興國。
第三天,就在冷痕為對方使者的糾纏不休而感到惱羞成怒,準備進攻墨城給對方一點壓力的時候,突然從他們的營地後麵衝出兩支大軍來,人數足有兩萬左右,嚎叫著朝他們衝了過來,好在冷痕的大營紮的比較牢固,防守上又有獨到之處,才使得敵人的進攻無功而返。
但是雙方就這麼在墨城外麵耗上了,冷痕不敢進攻,敵軍在他們之間設下了層層陷阱,讓冷痕幾次的進攻都傷亡慘重,而墨城方麵的防守也是固若金湯,讓冷痕毫無辦法,他以前隻是一個侍衛小頭目,從來也沒有經曆過戰爭,僅有的一點作戰知識還是從碧泉島上學的,所以對於這種指揮大兵團的攻堅戰顯得非常吃力,眼下他隻有固守原地,然後拍快馬飛報碧泉島,等候上麵的救援。
冷痕是一個非常負責的人,當他覺得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他是不會因為估計自己的臉麵或前途而冒險的,這一點正是王興國要他帶隊的原因之一。
看完冷痕的彙報,王興國心中既有讚賞,又有失望,讚賞的是冷痕的冷靜和負責,他能不顧自己的前途和命運,真實地向自己回報現場的情況;但讓他失望的是,冷痕在他的軍官中算是頭腦非常不錯的一個,在臨濱城外的戰鬥中如果不是他的話,恐怕自己的先鋒部隊就要全軍覆沒了,所以王興國已經有意要將他調出安全部,要作為一個大將來使用了,卻沒想到在這關鍵時刻他犯了輕敵的錯誤,以至於錯失了良機,看來自己的將領們還是太缺乏鍛煉了。
既然事情找到他的頭上了,王興國也不能就這麼算了,畢竟屬於自己的那兩萬多大軍還被圍困著,同時,墨城是自己勢在必得的一個地方,那裏有著目前在這個時代發現的唯一的一個地表油田,是自己煉油廠的原料基地,如果被別人占領的話,自己的煉油事業就要從此夭折了,但從這一點來說,自己都必須要出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