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你的座師,內閣首輔李東陽…”羅僑明緩緩說道。
劉言聽後嘿嘿一笑說道:“老師,您別逗了,內閣首輔怎麼會理會我這個小翰林?”
“不是玩笑,這是真的,在大明,蒙師遠遠不如座師受重視,座師能給你的蒙師也許永遠給不了你。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而你是這科的兩榜進士,還是大明朝曆代以來最年輕的進士。如此年輕,如此年少有為,讓李閣老怎麼能不重視你?”
“重視我?我怎麼沒感覺到?”劉言有些不信的說道。
羅僑明耐心的為他解釋道:“現在朝局日壞,劉瑾打壓文人士宦,你看你那些同年,有幾人是該進三甲的?你還看不出來嗎?”
“可是我去找李閣老,真的能幫我?”依然有些不信的劉言說道。
“當然,相信我,沒錯的。”
“……”
劉言並沒有聽羅僑明的話去找李東陽李閣老,而是從羅僑明家裏出來後便往家的方向走去。
心裏想著羅僑明的話,卻覺得一點兒都不靠譜,人家堂堂閣老怎麼會在意你一個小小進士?
他卻是不知,此時的李東陽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樣有威勢,李東陽在暗中不斷進行著一輪又一輪拯救大臣的行動,被去職的劉健,謝遷,劉大夏,楊一清及平江伯陳熊等輩幾得危禍,都是李東陽在暗中為其而解。但是,雖然李東陽潛移默奪,保全善類,但仍然有很多氣節之士上疏彈劾劉瑾,彈劾八虎。
曾經也有過多位同僚勸他不如早日歸隱,甚至連他的門生也恥於有這樣一位老師,並且還寫信給他請求“削門生籍”。
所以現在的李閣老除了煩心政事,就是解救同僚,也實在無心去管別的。
路過前門大街,那個老道士已經不見身影,往左走是回家的路,向右走是傳說中的花街柳巷。前些日子何鼇還領著他與楊昭來過。
聽說京城的花魁大賽就在這幾日舉行,不如去看看也好,這幾日楊昭總是抓不到影子,估計和那雪盈姑娘打的火熱才是。
按照記憶再次找到那家依翠欄時,劉言發現這裏的花環就像不要錢似的,將門臉裝扮的很是喜慶,進入其中裏麵的賓客也很多,找了一圈卻沒看到楊昭在這裏。本想去那座院子,卻找不到路了,上次去本就是閑逛才遇到的,事隔這麼多天,這路卻是不太記得了。
這時上回見到的那個嬤嬤卻一步三晃的向這邊走了過來,見到時他便打了聲招呼。
“呦,這不是劉公子嗎?今天怎麼有空來我們依翠欄來呀?”
這話他在電視劇裏經常能看到,一般這種地方的第一句問話好像都這句,對於老鴇還能認得自己,劉言卻是有些意外的。
笑了笑說道:“來這看看,嬤嬤這裏怎麼這麼多人呢?晚上有宴會嗎?”
“哪有什麼宴會呀,這年頭生意難做,不搞點新東西怎麼能行?今天是花魁大賽的初賽,每家店裏都要選拔些最好的姑娘去參加大賽的決賽,這不現在正在籌備呢,過一會兒就開始了。到時公子可要多多捧場呀。”嬤嬤說完轉身便要去招呼別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