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王府回到鄭家,此次京都之行可以說該辦的事都已經辦完,鄭子軒身為東海城的駐軍王爺,是該要返回東海城了。
與武王之間達成的交易,後續會由屬下去具體辦理。
一家人也開始整理,臨回東海城前,還有需要拜訪的人,其中就有長公主和盛親王。
夫妻二人正和鄭老夫人蘇亞商議該怎麼上門,畢竟蘇亞和長公主還是手帕之交,禮節不能不重視。
這是在京都,不是在東海城去串門。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有下人來報,皇宮來人宣旨。
鄭家連忙出門迎接,皇宮之中來的是禦書房的太監。
“鄭王、鄭王妃,皇上口諭,宣二位進宮麵聖。”
鄭子軒有些奇怪,這一趟回京都,乃是作為駙馬陪同董婭回京都,本沒有任何別的事,莫不是知道二皇子回京都見過麵了,知道他們要返回,提前召他們進宮訓話?
夫妻二人準備妥當,馬上就起身前往皇宮。
這一次董婭不再穿褲子,還是按照禮節穿了朝服,隻不過頭飾什麼的就簡化了許多。
路上,詢問前來宣旨的太監,是否知道皇帝忽然宣旨是為什麼?
太監也沒避諱,說道:“有朝臣在今日上朝的時候,說王爺擅離東海城。”
“就為這個事?”鄭子軒有些奇怪。
“董婭公主的事並未對外公布,自然不知道駙馬您是回京都省親的。”太監笑道。
董婭聽聞,眨了下雙眼,說道:“不會這麼簡單的。就算不知道王爺是駙馬身份,這幾天太子妃請客、二皇子搞這麼大陣仗,京都還能不傳遍了?”
太監身在內宮,雖然是在禦書房服侍皇上,但朝堂之上具體的內容他就不知道了。
鄭子軒也安慰道:“就算有什麼事,也沒什麼。皇上隻是不想解釋,而且我們回東海城,本也應該去給皇上辭行。”
聽聞鄭子軒這麼說,董婭暫時也鬆了口氣。
在她的印象中,凡是皇上宣口諭覲見絕對沒什麼好事。
果然,等他們夫妻到了禦書房,見到皇上薑豐奕才知道具體原因。
什麼擅自離開東海城都是借口,而是有人在朝堂上彈劾鄭子軒,私造軍火,意圖擁兵自重,圖謀不軌。
“婭兒,你怎麼看?”皇帝薑豐奕沒有詢問鄭子軒,而是笑著問董婭道。
董婭卻是淡淡的說道:“父皇,此事不怎麼看,我就坐著看。”
薑豐奕嘴角抽了抽,“好好說話。”
“父皇,私造軍火這罪名可大得很,鄭子軒可擔不起!更別說婭兒了!”
“我問你怎麼想的,你反而來洗脫罪名了。”薑豐奕板著臉,“要治罪,何須把你們召進宮來。”
董婭卻是一臉的嬉笑道:“父皇,那我是造還是不造呢?”
“當然不能造!”薑豐奕說道:“你賺那麼多錢幹什麼?”
“我沒賺錢啊!”董婭申辯道。
“還說沒有。雲錦都找我要軍費了,你還說沒賺!”
“父皇,錢是要花的。要不然邊疆不穩定!”董婭笑嘻嘻的說道:“這大燕國什麼不是你的!?隻是左邊兜放在右邊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