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聲爭吵的人
這是一種情緒的直接宣泄。當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雙方的聲音都很大,總想把對方的聲音壓下去,於是,兩人開始對吼,吼到聲嘶力竭,然後雙方再理性地討論將感覺表達出來。這種吵架方式需要雙方都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力,同時都有能力收放自如,也就是先放任自己大吼,然後在兩人吵得不可開交之前調整自己。需要注意的是,發泄之後生活還是要繼續的,解決好現實問題才是關鍵。
4.進行人身攻擊的人
在吵架的時候,有的人喜歡用身體代替說話,這樣的人是感覺到自己快輸了,或覺得無法再用言語與別人溝通時,他就選擇直接的正麵攻擊。這樣的人天生容易衝動,隻要事情不如他願,他就覺得有挫折感。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甚至踢打自己的心愛物,罵自己身邊的人等。他會因自己的失望和自己造成的錯誤而責怪別人,有的時候就會責罵和他吵架的人不該逼他到這個地步。這樣的人有暴力的傾向,我們最好是不要招惹他們為妙。
5.愛翻舊賬的人
研究表明,愛翻舊賬的人的腦容量很大,幾乎等同於大象的腦容量,當他生氣的時候,他能把陳年舊賬全部搬出來數一數。他們認為,既然吵架了,就應該把每一件事都提一提。這種類型的人的記憶力和分析力都相當好,他們有的時候會認為吵架是一種理智的挑戰。在吵架的過程當中,這樣的人喜歡占上風。
6.讓律師去解決的人
現實中,有的時候吵架的原因需要律師出麵解決才能結束。這樣的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單打獨鬥,必須靠他人的協助才能成功。因為他相信,信心和成功會占在自己這一邊,他喜歡尊重別人的專長,喜歡聽別人的意見。因為他不喜歡輸,而法律行動是他可以想到的最有效的辦法。
7.電話中爭吵的人
用電話溝通比起麵對麵衝突,不但讓他們更能夠借聲音來發泄心中的怒氣,還可以將彼此的敵意局限在兩個地方。這樣他們就不怕因此受到身體攻擊,也比較能夠控製雙方的情緒。因為他們可以隨時掛斷電話,或等對方再打給自己
8.吵架時散布謠言攻擊人的人
在吵架的時候散布謠言的人是最沒趣的類型,他們散布或製造謠言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獲勝。但是在吵架的時候,他絕對沒有信心一個人吵贏對方,而以團體的意見站在他這一旁作為吵架的籌碼。除非有人和他站在同一個陣線上,否則他幾乎沒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意見。
9.吵架時麵無表情的人
有的人在吵架的時候麵無表情,即不主動說也不憤怒,他們不喜歡將喜怒哀樂表現出來。他們最喜歡的反應是“不激動”。因此,無論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不讓自己流於情緒化的表達方式。這樣的人比較理智,是個聰明的人,而且很講道理,他們認為過於激烈的爭吵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使雙方的感情破裂。他們很有個性,隻能夠透過理性的爭執去說服他們。
10.吵架後留紙條或寫信給對方的人
有的人吵架之後不想和對方當麵說話,覺得有些尷尬,所以就把想對對方說的話留在紙上,這的確比開口說話更方便。因為他們覺得這麼做較能控製自己的情緒,也更有把握讓別人聽進去自己要說的話。直接對質他們會不自在,因為他們需要別人喜歡自己。他們很清楚自己想說什麼,而且可以很完整地把那些話寫下來。
11.摔東西的人
生氣的時候摔東西的人是典型的暴力主義者,即使他厭惡憤怒和暴力,但這些卻令他們興奮不已。他們覺得隻要摔破幾個碗或用手在牆上捶幾下就覺得好受點。他們往往是通過威脅恐嚇而獲勝,對手則因害怕而屈服,然後他們就得勝了。他們總是努力把自己維護得像英雄一樣,想在爭執中獲得自尊和自信,可是想贏的欲望卻使他表現得像個嬰兒一樣軟弱。
握手方式解讀人心
據考證,握手是石器時代穴居人留下的一種遺俗。陌生人相遇,如彼此並無惡意,就放下手中狩獵用的棍棒或石塊,讓對方摸摸掌心。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這些手勢逐步演變成兩手相握的形式。手掌的張開表示向對方敞開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手掌的接觸則表示合二為一。
握手是當前國內外常見的禮節。無論是親朋好友相見,還是社交場合應酬都盛行握手。握手是初次交往的禮貌性應酬方式,其行為往往是心理活動的外在表露。握手的舉動雖然簡單,但握手時的方式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和心理。研究表明,握手是最能傳情達意的舉動,能體現人的心理和個性,下麵我們分析一下不同握手方式與人格的關係。
1.雙手和別人握手的人
習慣於用雙手和別人握手的人,大多是相當熱情的,有時甚至熱情過了火,讓人覺得無法接受。他們大多不願意受到某種約束和限製,而喜歡自由自在,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這種人有反傳統的叛逆性格,不太注重禮儀、社交等各方麵的規矩。在很多時候他們是不拘小節的,隻要能說得過去就可以了。
2.與對方的手握得很緊,但馬上拿開的人
在與人接觸時,把對方的手握得很緊,但馬上又拿開的人在與人交往中能夠處理各種關係,與每個人都好像很友善,可以做到遊刃有餘。但這可能隻是一種外表的假象,其實他的內心是非常多疑的,他不會輕易地相信任何一個人,即使別人是非常真誠和友好的,他也會非常小心,經常保留自己的觀點。
3.應付性握手的人
握手時顯得沒有一點力氣,好像隻是為了應付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這樣的人在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十分堅強,甚至是很軟弱的。他們做事缺乏果斷、利落的幹勁和魄力,顯得猶豫不決。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引起他人的注意,可實際上,其他人往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忘記他們。
4.緊握對方手的人
像鉗子一樣緊握著對方的手的人,在絕大多數時候卻顯得很冷淡,有時甚至是殘酷。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征服別人、領導別人,但他們會巧妙地隱藏自己的這種想法,而是運用一些策略和技巧,在自然而然中達到自己的目的。從這一方麵來說,他們是很有心計的。在與這種人打交道的時候,我們就要注意多留個心眼。
5.拒絕和別人握手的人
當對方想和他握手的時候,有的人卻將別人的手推回去,這樣的人大多都有較強的自我防禦心理。他們常常感到缺少安全感,所以時刻準備著占據主動。他們不會輕易地讓別人真正地了解自己,如果是這樣,會使他們的不安全感變得更加強烈,因為他們有很強的自卑心理。
6.輕觸對方手的人
握手時隻是輕輕的一接觸,握得不緊也沒有力量;或者握手時顯得遲疑,在對方伸出手以後,猶豫一會兒,才慢慢地把手遞過去。這種人多半內向,時常悲觀,情緒低落,且缺少判斷力,不夠果斷。
7.抓緊對方的手並上下不斷搖動的人
這種人極為樂觀,對人生充滿希望。他們的積極熱誠使他們經常成為中心人物,受人愛戴。如果是用雙手和別人握手的人,大多數是相當熱情的,有時甚至熱情過了火,讓人覺得無法接受。這樣的人,大多不習慣於受到某種約束和限製,而喜歡自由自在,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在他們的思想裏有反傳統的叛逆性格,不太注重禮儀、社交等各方麵的規矩。他們是不太拘於小節的人,隻要能說得過去就可以了。
8.與陌生人頻頻握手的人
這種人自我表現欲相當強烈。有的人不問如何,遇人就先握手,以握手為上。這種人大多自己內心存有不安和自卑。有的人視握手為例行公事。這種人一般都缺少誠意,做事草率,不值得信賴。有的人一直握著別人的手,直至把話說完才放開。這種人辦事拖拉,且無頭緒,但為人熱情。
9.其他握手情況
握手的時候,如果你發現對方的手是濕冷的,那麼通常是表示他神經緊張,有氣無力;性格坦率而又堅強,內心比較真誠的人握手時的力量很大,甚至讓對方有疼痛的感覺。但這種握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又讓人感覺對方逞強而又自負;握手時手臂呈彎曲狀態,並往自身靠近,顯得並不積極主動,這種人的性格多是小心謹慎的;不把握手當成表示友好的一種方式,而把它看成是例行的公事,表明這種人做事草率,缺乏足夠的誠意,並不值得深交。
吃飯習慣解讀人心
飲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有的人是為了活著吃,有的人是為了吃而活著。飲食比其他習慣更容易泄露一個人的個性,因為飲食習慣絕大部分是無意識的,是早在童年時代就已經形成的習慣。什麼時候吃?在哪裏吃?怎麼吃?聽起來仿佛都是有意識的選擇,但是這些選擇其實老早就根植在你的個性中了。
1.細嚼慢咽的人
如果一個人喜歡體驗咬、吸、嚼、嚐、吞等感官之樂的話,他會不慌不忙地咀嚼每一口食物,為的是盡情享受食物的味道。這樣的人以緩慢而悠閑的步調過日子,不信任不熟悉的人、事、物,固守著自己嚐試過的真理。這樣的人個性直接,敢於清楚、率直地表達出心中的好惡。在飲食的過程中,喜歡點自己了解並愛吃的菜,如果是自己不熟悉的,那肯定不會點,他們相信國外食物的質量。
2.吃飯速度很快的人
吃飯速度快的人,做任何事情也很快。這樣的人性格比較急躁,遇上任何事,他們都想立刻把它做完。對他們而言,人生隻有目標,沒有過程。他們不記得如何開始,無法享受到達目的的喜悅,唯一關心的是這件事情做好之後盡快著手做的下一件事情。
3.邊走邊吃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人邊走邊吃,這樣的人給人的感覺是很忙碌。事實上,他們的生活沒有一定的規律,往往憑一時的衝動去做事情,結果經常和自己的興趣相悖。由於他們不善於分配自己的時間,因而經常為自己找不必要的工作和許多消化不良的機會。
4.邊吃邊看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