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通常會遇到一些料事如神的人,他們對事情的發展預測很準,好像有先見之明。雖然這類人不多,但其測事察人的能力的確很讓人佩服。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難道他們真有神助?肯定不是!其實隻是他們較其他人更善於對事物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思考罷了。當他們習慣了這種對細節的觀察和思考之後,就會形成相當強的分析能力,然後綜合各種信息,對各種事物進行預測和估計。因此,這一類型的人在推測事情的發展時,絕大多數都能領先他人一步。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對事情的未來動向和人心推測個八九不離十。
人的時間是按過去、現在、未來劃分的,每個人的現在,都是要告別過去的事,準備處理未來的事。而一般情況下,無論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是需要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的,因此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時不時地需要揣測人的脾性和人的心中所想,但大多數人都是武斷地妄自猜測,毫無根據地進行主觀想象,這是不科學的,也是沒道理的;這容易讓我們誤解他人,或為他人所誤解,從而形成糾紛,甚至造成重大缺失。我們要做的是,科學地推測他人的心理,合理地預測事物的發展,以求把事情做好做完美。
在識人察人之時,我們一定要能明白,所謂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人的行為往往是由人的心理促成的,而人的行為則直觀地反映了人的心理。因此,雖說人心隔肚皮,但要知道一個人的心理心態,乃至心中所想,其實並不難,隻要你掌握了讀心術,你周圍人的心理密碼將被你瞬間破譯。
如何掌握這種識人察人之法呢?我們可以通過對身邊的人認真觀察、揣摩、領悟,並多多地進行學習、研究和練習,就能修煉出這種才能。而本書所寫的這些內容,以分門別類的科學分析和詳細論述的方式,幫助我們對各種各樣的人進行心靈和人格上的解讀,以期給讀者朋友們進行現實的指點。
最後,特別感謝劉愛姣、崔鳳竹、楊治國、韓華東、劉誌霞、郝翠萍、歐陽劍虹、龔嫦娥等人,感謝他們在本書的成書過程中提供的資料、數據和校正工作。同時也感謝讀者朋友們對此書的關注,如果您在閱讀的過程中看到書中有疏漏和失誤之處,還望您批評指正,特此致謝!同時也希望能與您成為朋友,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