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看見某人猛然坐下,一定認為其不拘小節,其實,完全出乎大家意料的情形很多。換句話說,在其表現出的極端隨意的態度裏,其實隱藏著內心的極大不安。這是由於人具有不願被對方識破自己真正心情的抑製心理,尤其在與他人的初次會麵時,這一心理表現得更加強烈。此類人坐下後,往往會顯得有些不安、心不在焉,由此可立即看出其心情。當然,知心朋友之間,則不能一概而論。
那麼,坐下之後怎麼樣呢?舒適而深深地坐入椅內的人,可視為在向對方表明自己處於心理優勢。與此相對的,始終淺坐在椅子上的人,是無意識地表現著其比對方居於心理劣勢,且欠缺精神上的安定感。因此,對於持這種姿勢而坐的女性,如果同她談論要事,或托辦什麼事,還為時過早,因為她還沒有定下心來。
自信的肘部支撐動作
情境再現
私人辦公室裏,女總裁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聽取下屬的工作彙報。她把雙肘支撐在椅子的扶手上,雙手手指交叉,將兩手的食指和拇指互相頂住。她的掌心虛空,在聽取下屬彙報的過程中,互相頂住的食指不斷上下擺動。
男性的塔尖形手勢往往位於比較高的位置,女性則稍低。女總裁在這裏的手勢顯示出其強大的自信心。支撐在椅子扶手上的雙肘是力量的源泉,而手指姿勢形成一把槍的樣子,不斷擺動的食指就是槍口的位置,仿佛一觸即發。
這樣的姿勢常見於職場中地位較高的女性,她們十分清楚自己手裏的權力,並且希望別人也意識到這一點。當聽取下屬的彙報時,這樣的姿勢代表她們已經知曉一切,或者認為一切盡在她們的掌握之中。
思想者的單肘支撐
我們都很熟悉羅丹的著名雕塑作品——思想者。作品塑造了一個強有力的男子。他彎著腰,屈著膝,右手托著下巴。深沉的目光以及拳頭觸及嘴唇的姿態,表現出一種極度痛苦的樣子。他努力把身體彎壓成一團。他的肌肉非常緊張,不但在全神貫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惱之中。
這是男性在經曆痛苦、矛盾的思考的時候會作出的動作。女性在同樣的情況下則有另外的思考動作,比如用一隻手的手肘支撐在桌子上,這隻手的手掌微微握拳,伸出食指和拇指形成一個“八”字手勢,撐住側臉,通常食指頂住的部位在太陽穴的位置。男性和女性的思考動作,最相像的地方就是單肘的支撐,他們都用一隻手的手肘尋找依靠點,用以支撐自己的頭部——思考的部位。
女性單肘支撐的思考姿勢相比男性來說,削減了力度感。女性會把更大的力量積蓄在內在的思考上。“八”字形手指姿勢刺激著她的太陽穴,表示她時刻提醒自己保持清醒。
單手托肘動作——為自己增添士氣
肘部支撐動作有很多種版本,但大部分都隱含著積蓄力量的意思。如果你發現一位女性在談話時,用一隻手在胸前托住另一隻手的手肘,另一隻手則有比較大的手勢動作,那麼就表示她迫切地希望自己的觀點能夠說服對方。
被托住的手肘找到了支撐點,從而使得手臂能夠更靈活地擺動,而手臂和手掌的動作也能夠有更大的幅度。這種姿勢好像把全身的力量都通過手肘輸送到了那隻活動的手臂上,所以它必然要利用這些力量擺出能夠吸引別人的姿勢,從而為自己的談話增添士氣。
形形色色的行走姿勢
情境再現
模特在T型台上進行時裝表演,她身上穿著著名設計師的最新力作,昂首挺胸地行走在閃光燈之下。她的左右腳輪番踩在兩腳間中線的位置,或把左腳踩在中線偏右一點,右腳踩在中線偏左一點。這樣的姿勢使得她的胯部也大幅度扭擺。
模特使用的走姿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貓步”,這種台步是時裝模特的經典步法。
貓步與我們日常走路姿勢的最大區別就是左右腳的落點。平日的行走中,我們的左右腳會平行伸出,腳步落在正前方。模特則會把右腳向左側沿著斜線伸出,左腳沿著向右的斜線伸出,兩腳交叉落在行走直線的兩邊。這樣的步態使得她們的胯部左右大幅度擺動,從而呈現出男性無法模仿的女性特征。
高跟鞋塑造的行走姿勢
在生活中使用模特貓步的女性並不常見,可能是因為這種步態脫離了舞台就顯得太過誇張。但女性用另一種方式塑造了自己的走姿,使其與貓步有異曲同工之妙。高跟鞋是這一走姿的關鍵所在。
高跟鞋,尤其是鞋跟高於6厘米的細跟鞋,在提升女性高度的同時,也使得女性的身體線條更加完美——腿部線條被拉長,臀部收緊而上挺。因為全身的重量都壓在了細小的鞋跟上,而它與地麵的接觸麵積甚至不到1平方厘米,所以穿高跟鞋的女性在走路時顯得格外謹慎和小心。她們輕柔地用腳接觸地麵,並且在鞋跟撞擊地麵所發出的聲音中有節奏地前行,這使得她們的姿勢有了韻律感。
同時,由於高跟鞋的限製,她們的行走速度不可能很快,難以“腳踏實地”的感覺讓她們的步態顯出了模特貓步的搖擺感。因為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所以腿部的動作就會很明顯,胯部也跟隨著左右擺動,這也就是穿高跟鞋的女人走路格外搖曳多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