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回府(1 / 3)

攫陽城邊陲有一條細長蜿蜒的河流,河水清澈見底,河中鋪滿雪白光滑的鵝卵石,登高俯瞰,整條河如玉帶一般環繞著青山,故得名玉帶河。玉帶河兩岸零落分布一些小鎮,因為玉帶河瀕臨邊界,四麵環山,多有濃霧,居民並不多。所以不少人以打撈玉帶河特有的玉骨鯛和銀輝鯉為生。

卓青的家便在位於玉帶河上遊的卓家村。

“青兒,你怎麼又起這麼早?”

臥在床上的李雲芳一醒來就看到屋裏忙碌的身影,同時聞到一股濃重的藥味,已經恢複了些血色的臉上滿是歉意和心疼。

卓青聽到她的話,端起煎好的藥走到床前,溫言道,

“娘,你醒了,先喝藥吧?”

李雲芳按著隱隱作痛的胸口歎口氣,卓青一手把著藥,一手將她扶起靠在床欄上,用調羹耐心地一點點舀起來喂她。

直到一碗黑漆漆的湯藥喝到底,李雲芳才收回放在卓青身上的視線,眼裏的心疼歉疚更深了一些。

“孩子,是娘不好。”

生病的人總是格外脆弱,何況李雲芳還是一個疼愛孩子的母親。她抓著卓青的手,聲音微微哽咽。

卓青又瘦了。

每年回家省親,卓青都要比之前要瘦一些,雖然不能說瘦得厲害,但已經夠讓李雲芳心疼的了。而這次,可能是之前受了家法,又一路奔波勞碌的緣故,卓青比往年都要消瘦得明顯,臉色甚至比李雲芳這個病人還要差。

即便卓青每回都說自己在宋府過得很好,老夫人疼他,二少爺不曾虧待他,還交了個叫淮樂的好朋友。

可李雲芳知道,他過得並不好。

哪個生活幸福美滿的人不是紅光滿麵神采奕奕的?

唯獨她的兒子,一年比一年消瘦,性子越來越沉默,笑容越來越少,坐在河邊發呆的時間卻越來越長。

都是因為她,若不是為了報宋老夫人的救命之恩,她怎麼都不會同意把青兒……

唉!

李雲芳愁腸百結,眼角淚光閃爍,隻得趁卓青下去做飯的功夫悄悄抹掉。

“姨!”

她披了件衣裳準備起身,門外忽然探進一顆腦袋。

李雲芳轉過臉,硬擠出一絲笑,

“方淳也起這麼早?”

“嗯、嗯!”

聽出對方是在誇自己,方淳用力點點頭,從門框後跳出來,輕快地走到李雲芳身邊,拉著她的胳膊輕搖,邀功似地補充,

“衣服也是自己穿的!”

李雲芳抬眼掃過他用腰帶胡亂紮好的衣裳和皺巴巴的褲子,以及腳下兩雙顏色各異的鞋,裝出欣慰的樣子誇獎道,

“方淳真厲害,會自己穿衣服了!”

心裏卻更不是滋味。

和自己兒子相比,方淳無疑更加可憐。

方淳家和卓家是多年的老鄰居了,由於卓家村占地較廣,人卻不多,村子裏多是獨門獨院,像他們兩家比鄰而居的情況很少見。因為是祖輩傳下來的房子,兩家人處得也很和睦,就一直沒想過要搬走。

李雲芳也舍不得搬。

方家老兩口善良和氣不說,他們的兒子方淳更是爭氣,十五歲上就考中秀才,雖然因為方父不願他入仕的關係沒再繼續考試,但他的名氣在卓家村乃至附近的村落已經傳遍了。剛一行過冠禮,村長就親自上門請方淳去村裏的學堂當夫子。方淳學識好,人又耐心溫和,任教不過半年,孩子們都很喜歡他,就連卓青那樣內向的孩子,也時不時拿著紙筆去方淳家習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