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創始世家,苗家蠢貨(1 / 2)

一身黑衣的傻子站在大演舞台下方的偏僻處,那個肥頭大耳的蠢貨似乎是上輩子沒說過話,這輩子好不容易找到了機會,見到武郎就停不下來自己的嘴,一直用他那並不靈光的腦子想各種不一樣的話語嘲諷武郎。仿佛這是他這輩子做過的最風光的事情了。

武郎已經想明白了,他非常需要這個家夥來將“黑衣服的武郎是一個傻子”的消息傳播出去。隻有這樣他才能繼續扮豬吃老虎。

罵幾句無傷大雅,畢竟武郎現在需要更多的時間修煉,隻有一個躲在孤峰的傻子,才不會被更多人打擾。但是這蠢貨若不讓武郎領取靈石的話,那可就一步也不能退讓了。

“你根本就不是元明宗的弟子,憑什麼來領靈石?你就是個傻子,就不要來這裏自取其辱了!哈哈哈,真是自取其辱!”

肥頭大耳的蠢貨一邊朝我這裏走來,一邊重複著剛才說出來的“自取其辱”,覺得自己能夠說出來這個成語,顯得非常的得意。

畢竟作為少有的仙羽城真正貴族出身的少主,肯定要比那些江湖莽夫又或者是寒酸浪子要有文化有素質多了。

仙羽城是大禹國四大城池之一,本來這座城的名字是跟著氣運萬千、神韻通古今的仙羽山而得來的。也許是因為用了仙羽山的名字,又或者是因為第一批遷居者之中有一個觀山看水的行家找到了仙羽山龍脈氣運的泄露之處,所以這仙羽城從建城到現在近千年的曆史之中,隻有一年更比一年繁華,從來沒有過任何天災人禍。

縱使是第一批遷居於此的十三人,除了孑然一身的他們自己以外,沒有帶任何資源。這座城也在這一千年的不斷的繁華中,承載了太多的仙羽山的氣運,也讓這座城的規模越來越大,讓這座城的底蘊越來越深,同樣也讓這座城的十三位創始人越來越神秘。

這十三個創始者世家並沒有全部活躍在仙羽城的表麵,浮在城市之中的隻有兩個世家。一個世家便是統領兩州,以仙羽城為郡城與大禹國皇室王族同氣連枝的孔家。另一個世家便是這肥頭大耳的蠢貨背後的世家。

不說那上千年的世家孔家,畢竟孔家與皇室王族大禹族同氣連枝,整個世家統領大禹國東南兩州郡,一心治理旗下疆域,不問修真宗門之事也不理會江湖魚龍紛擾,既投身與廟堂,便生死榮辱皆在廟堂之中。

倒是那生養了肥頭大耳的蠢貨的世家,可以說是讓人嘖嘖稱奇。

這個家族不僅僅不在廟堂之中千帆競發,甚至也不參與江湖的明爭暗鬥。沒有人能夠想象得到這個世家的前幾代家主究竟積累了多少的財富和資源,讓他們這個世家從上三輩就開始隻出不進了。

出的是什麼?出的是金銀珠寶和各種人脈關係。進的呢?除了外人的一聲叫好,讚一句“當世第一大紈絝”以外,還能進什麼?

當世第一大紈絝,這個名號從世子的父親還是苗家少家主的時候,就已經牢牢地戴在了頭上。而此時的苗家少家主及冠之前還隻是苗家世子的時候,因為一次花了十萬兩黃金隻買了一句詩句,從而從他老爹那裏奪來了這個稱號。

不過並沒有什麼更新的震驚常人的履曆了,因為苗家世子及冠之後便成為了苗家的少家主,同時也依照他出生那年苗家家主與當時的一個神仙道長的約定,將這位剛剛獲得“當世第一大紈絝”稱號的苗世子送進了仙羽山的元明宗。

元明宗擔心以苗世子的身份進入宗門,聲勢已經傳遍山野,若有個三年五年學不到什麼本領,那不是墮了山門的名聲?但是苗家卻說當年老神仙下凡到苗家的時候特意叮囑過,說苗世子的體質異於常人,隻要讓他及冠之後上山,然後一切都順其自然就好了。

這個燙手的山芋苗世子還真是順其自然,沒帶一個仆人上山,甚至連他紈絝子弟時期常常帶在身邊的缺門牙老仆人都沒有帶上山。但是他卻帶足了銀錢,成包成包的銀票麵值最小的也是一千兩一張。

雖說在山上和修真的山水江湖之間,流通的貨幣是靈石。但是這偌大一個元明宗之中也有那渾水摸魚之徒,在這裏修真幾年無果,落個仙山弟子名號下山坑蒙拐騙。他們下山之後自然還是要去凡人生活的市井,那麼錢對於他們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了。

那些沒有天賦還不好意思下山歸鄉的,一聽說當世第一大紈絝苗世子上山了,一個個都舔著臉去結交。他們吹牛和誇讚的本事個頂個的厲害,但是真正的實力就一個比一個差了。

此時跟著苗世子一同嘲諷和侮辱武郎的那四個打手,就是當初第一批結交苗世子的貨色。兩年了,到現在還是停留在遇龍境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