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隊長抽著煙,覺得寶貝閨女說的很有道理。
反正工分不夠,餓的是沈老四自己。著急的也是老沈家人。
“下午再幹半天,明天送他去打豬草。”
聽到這話,李青翠偷笑。有點兒被自己感動了。
幹活幹不好,中午吃飯的時候,沈家樹都有點兒吃不下。他也知道這條件肯定不能和以前比。
但是真吃不下。
哪怕早上沒吃,這會兒也吃不下。
沈家人沒分家,圍著一個桌子吃的飯。
桌邊上坐著的除了沈家兩老,沈家兄嫂,其他孩子都擠在父母身邊站著吃。
一張大桌子,桌上就兩盆菜。一盆水煮葉子菜,一盆水煮南瓜。
沈家的幾個孫子輩倒是有點油水補貼,五個孩子分著吃了一個蒸蛋。碗底的油水屬於大孫子沈有明。他讀書費腦子,得多吃。
桌上所有人都吃的香噴噴的。
除了沈家樹,他真吃不下。最後勉強吃了一碗開水泡飯。
沈家人都看著他,都覺得老四變了。
以前吃啥都厲害的人,現在竟然都不吃菜了。
沈大嫂周紅高興極了,趕緊趁著婆婆沒注意,多給自己夾菜。“老四不吃我吃,別浪費了。”她男人幹的最多,她就要吃的最多!
沈二嫂孫豔撇了撇嘴。
她可不像大嫂。她娘家條件好,在娘家日子過的不錯。找的男人也是個有手藝的,平時能偷偷藏東西在房間裏吃。
對於兒媳婦們這些小動作,劉桂花看在眼裏,但是壓根沒管。
她現在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老四身上。
眼看著老三要成家了,老三成家之後,老四也差不多了。等老四成家了,家裏差不多要分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一大家子人擠在一起,孫子孫女要慢慢長大,肯定要住不下了。
所以他們這樣的大家庭,一旦全都結婚之後,分家就是遲早的事情了。也隻有分了家,才能找隊裏要地基。到時候隨便蓋兩間土房子,也能比現在寬敞。
蓋房子也要不了多少錢,土磚可以自己做。家裏男人多,不需要另外找人,自然也不用花錢買肉請吃飯。
屋頂先用稻草蓋著,以後慢慢的換瓦片。
問題是,老四這德性,怎麼找呢?找到了之後,這個家怎麼過日子呢?
沈家樹還不知道自己便宜媽操心他婚事了。
他匆忙吃完白水泡飯之後,又開始躺在自己的破床上計劃未來了。
經過這半天的折磨,他深刻的認清了現實——這日子沒法過。
好辛苦,好累。
這日子眼看著一眼能看到頭。幹不完的農活,流不完的汗水。
而且吃不好喝不好,住的地方……算了,也別提了。
現在什麼時候來著——他匆忙的從床上爬起來,跑堂屋裏看了眼日曆。又跑屋裏繼續躺著。
哦,七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沈家樹雖然學習成績不好,但是好歹也是念了大學的人。加上他爺爺的發家曆程,所以他也知道一點曆史發展變遷。
似乎一九七八年之後,政策才開始轉變。也給了一些人改行的機會。
但是實際上,似乎八十年代開始,市場經濟才開始發展。九十年代才徹底開放。
他爺爺祖上本身就留下了一筆資產,靠著豐厚的資金,在八十年代幹的風風火火的。
但是這一切和沈家樹沒關係。
現在才七五年,也就是說,沈家樹至少要熬三年……一想想就覺得日子沒法繼續了。
然後到了八十年代也別想馬上過上好日子,他沒本錢,就算做生意,也隻能做很小的小本生意,絕對會不容易,會很辛苦。
這些道理,沈家樹都門清兒。
別看他就是個富三代,他其實懂的還不少。他那些狐朋狗友也經常吹自家爸和爺爺發家曆程。
而這些人裏麵,能和沈家樹一起玩的,基本上家裏並不是一窮二白起家的。
相反,多少都有點兒靠祖宗家產的緣故。或者家裏有點兒人脈幫忙。
所以沈家樹覺得白手起家要想成功,真的非常非常不容易。要知道,他當初連撿現成的,都懶得撿呢。更何況是自己去創業?
沈家樹一想到這些,就覺得未來特別黑暗。
一個大寫的苦字壓在他腦袋上麵。
好吧,未來創業那些事兒想太早,就光說眼前的日子,沈家樹都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每天辛苦的勞作,他覺得自己完全不行。
他現在隻覺得生無可戀。
隨便來個人,拯救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