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小學篇 (10)(2 / 3)

B.湖北

C.江西

D.四川

3.從白馬寺始,我國僧院便泛稱為寺,白馬寺也因此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白馬寺位於()。

A.河南

B.湖北

C.江西

D.四川

4.中國佛教史上一位卓越的革新人物,西行取經回國第一人,也是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這位大師是()。

A.慧遠

B.法顯

C.僧肇

D.玄奘

5.中國佛教著名寺院,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麵,通常被人們認為也屬於西湖景區的是()。

A.靈隱寺

B.白馬寺

C.少林寺

D.大昭寺

答案

1.答案:B。牟子名融,字子博,東漢末年佛學家。他精通諸子百家,成為廣西最早研究佛學的人,極力推崇老子的“絕聖棄智,修身保真”學說。三國初,著有《理惑論》(37篇),糅合儒、道各家學說,是中國第一部佛學專著。

2.答案:B。武當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內,屬大巴山東段。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西界堵河,東界南河,北界漢江,南界軍店河、馬南河,背倚蒼茫千裏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麵臨碧波萬頃的丹江口水庫。它是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發源地。

3.答案:A。“中國第一古刹”白馬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方營建的第一座寺院。它的營建與我國佛教史上著名的“永平求法”緊密相連,被認為是我國佛教的發源地。曆代高僧甚至外國名僧亦來此覽經求法,所以白馬寺又被尊為“祖庭”和“釋源”。在中國佛教史和對外文化交流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4.答案:B。說到“西天取經”,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唐僧。其實早在玄奘之前兩百多年,就有人已經完成了一次取經大業,此人就是高僧法顯。法顯(公元334年~公元420年),佛教高僧,俗姓龔,東晉司州平陽郡沙門人,3歲出家,20歲受比丘戒,誌行明敏,學問精深。東晉隆安三年,年已65歲的法顯,西行求法,曆時14年。

5.答案:A。它創建於東晉鹹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曆史,為杭州最早的名刹。當時印度僧人慧理來到杭州,看到這裏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所以就在這裏建寺,取名“靈隱”,寺在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靈隱山麓中,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三,多選題

1.下麵選項屬於我國佛教四大名山的是()。

A.五台山

B.峨眉山

C.黃山

D.天山

2.“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指的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下麵屬於八仙的是()。

A.鐵拐李

B.呂洞賓

C.何仙姑

D.張果老

答案

1.答案:A、B。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是中國四大佛教聖地,分別供奉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觀音菩薩。

2.答案:A、B、C、D。“八仙過海”,道教掌故之一。“八仙”是指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傳說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鐵拐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藍采和有花籃,何仙姑有蓮花,呂洞賓有長劍,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板。他們隨身所攜帶的法器各有妙用。

藝術知識

一,填空題

1.古代最早用於先民的樂舞活動,後來用於帝王殿堂宴饗、宗廟祭祀等活動的樂隊演奏,被稱為“禮器”的一種石製打擊樂器是______。

2.“銅胎掐絲琺琅”的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稱為______。

3.中國十大古曲之一,用於比喻知音或知己的是______。

4.中國著名十大古曲之一,表現梅花的佳作是______。

5.與平民的藝術相對,用來形容高雅藝術的樂曲是______。

6.描寫唐玄宗向往神仙去月宮見到仙女的神話,其舞、樂、服飾都著力描繪虛無縹緲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女形象的唐代名曲是______。

答案

1.答案:磬。磬起源於某種片狀石製勞動工具,其形在後來有多種變化,質地也從原始的石製進一步有了玉製、銅製的磬。最早用於先民的樂舞活動,後來用於曆代帝王、上層統治者的殿堂宴饗、宗廟祭祀、朝聘禮儀活動中的樂隊演奏,成為象征其身份地位的“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