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六百三十四年,涼州大旱,顆粒無收,數萬民眾餓死,百姓流離失所,紛紛逃亡,涼州境內,哀鴻遍野。
這個節骨眼上,又逢西梁十萬大軍進犯邊關,蜀國皇帝忙派護國大將軍率兵出征,一邊又急召大臣上朝議事,向涼州急撥二十萬兩銀子賑災,命安國侯為欽差大臣親赴涼州進行賑災事宜。
三個月後,邊關傳來捷報,護國大將軍擊退敵軍,不日將凱旋歸朝,而賑災事宜也圓滿成功,安國侯歸來後加官進爵,被封為安國公,府中上下張燈結彩,一片喜氣洋洋,普天同慶。
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秋雨綿延不斷,一連下了七八天,蘇浣紗在安國公夫人的院子前跪了一夜,天色漸漸亮了起來,她依然脊背挺直,一動不動的跪著,蒼白憔悴的臉上還有兩行未幹的淚痕,眼睛下頂著兩個深深的黑眼圈卻依然難掩她眉宇間的清麗容色和風華嫵媚。
“小姐,老奴求您了,我們就先回去吧,國公和夫人是鐵了心不願管老爺的事了,不如,我們另想它法。”
蘇浣紗身邊的奶娘蘇媽媽苦口婆心的勸著她。
“蘇媽媽,但有法子,我又何必來求姑母?天道不公,萬物為芻狗,我蘇家在涼州也是有名望的人家,涼州大旱,我爹開倉放糧,積極奔走,抑製物價,到如今卻被無端構陷,蘇家滿門下獄,明日就是宣判的日子了,若我再不求姑母和姑父,他們必死無疑。”
蘇浣紗語聲低沉,無限悲憤的說道。
安國侯從涼州回來被封為安國公後,朝中掀起了內鬥,不知如何竟翻出之前的賑災事件,說賑災過程中有貪汙之事發生。
皇上龍顏震怒,命當朝皇貴妃的兒子三皇子徹查此事,三皇子在調查的過程中收集了證據,矛頭直指安國公,順藤摸瓜查下去,到頭來,所有的罪名卻都到了她爹蘇培忠身上。
皇帝一道聖旨下來,命三皇子務必查清此事,嚴加懲處貪墨之人。
從開始徹查到最後定罪短短半個月的功夫,蘇家滿門被下獄,明日便要宣判,蘇浣紗求告無門,有冤無處申訴,隻好再次來求自己的姑母和姑父……
一名粉色裙裝的丫環手中拿著一把油紙傘緩緩而來,到了蘇浣紗跟前,將傘遞給蘇媽媽,然後說道:“世子妃,您還是回去吧,夫人說了,她無能為力,蘇老爺犯的是死罪,皇上下了聖旨的,再無更改。”
那丫環說完後似笑非笑的看了她一眼,轉身離去。
蘇浣紗聽了這般無情的話,再也支撐不住,眼前一黑便暈了過去。
“小姐,小姐……”蘇媽媽扔了油紙傘,撲在她身上嚎啕大哭,一邊哭一邊自作主張將她背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們二人走後,安夫人的院子中出現了兩條身影。
“你可看清楚了?世子妃真的去求三皇子了?”安夫人看著方才的丫環問道。
“夫人,千真萬確,就在國公府後花園,三皇子還說,一定會秉公辦理這個案子的。”
那丫環屏息凝神,並不敢抬頭看自家夫人,隻是唯唯諾諾的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