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沈秋靈又來送衣裳,順便將秦媽媽手中的針線活兒替奶娘接了下來,秦媽媽正忙著繡荷包,給李媽媽分了二十條帕子,二十個荷包的繡活,讓她十天之內繡好。
沈秋靈收了工錢一一答應下來,臨走時秦媽媽叫住了她。
“沈姑娘,我這幾天忙也沒顧上問你,按理說,這麼多衣裳就算你和李媽媽一塊兒洗,一天也洗不出來,這不合理,你到底有什麼快捷的洗衣方法?”
這幾天沈秋靈都是每天按時來取衣裳,按時送來,秦媽媽也是觀察了幾天今天才確定性的問了出來。
通過她這幾天的觀察,沈秋靈一定是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洗衣方法,若是按照平常的方法,這幾十件衣裳一天要洗好還要曬幹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她才肯定的問了出來。
“秦媽媽,既然你問了,我也就給你交個底吧,我這些衣裳確實不是用人力洗出來的,我發明了一種自動洗衣桶,將衣裳放入桶中,加入水和皂角,隻要轉動連接桶的木漿和搖手,控製水流的方向和波輪,就能將衣裳洗幹淨了。
這洗衣桶用起來非常省時省力,這就是我為什麼一天能洗這麼多衣裳卻還能保證質量,也是我不斷的要求和你多拿衣裳的原因了。”
沈秋靈知道她一天洗這麼多衣裳任何人都能看得出僅憑人力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洗出來的,她這幾天定量的拿衣裳,並按照以往的時間將衣裳曬幹疊好送來,就是為了引起秦媽媽的注意,讓她先開口詢問。
隻有這樣,她才能開始搭台唱戲,將洗衣桶推出來。
關於洗衣桶的說辭,什麼波輪啊水流的那些專業術語她是不懂的,那都是顏如錦說的,她就記了下來,而借著周家將洗衣桶推出來也是她和顏如錦商量後定下來的一個策略。
若是她巴巴的跑到鎮上去推銷洗衣桶,人們不知道它的效果恐怕並不能引起重視。
若是周家先認可了這洗衣桶,和她買幾個來洗衣裳的話,顏如錦說這是什麼活廣告,她雖然不大明白,卻也知道這裏邊兒的生意經。
所以,對於顏如錦的法子她是認可的,並積極予以宣傳執行。
“沈姑娘,你說,你發明了專門洗衣裳的工具,比木盆和搗衣杵更加好使?洗衣裳又快又幹淨?”
秦媽媽和沈秋靈一樣不大明白顏如錦的那些理論,卻也抓住了她話裏的主要意思了,她創造出一種洗衣裳的輔助工具。
“是的,秦媽媽,的確如此。”
沈秋靈來這裏就是為了向她宣傳洗衣桶,所以此時忙點了點頭應了一聲。
“還有這東西?”秦媽媽眼睛轉了轉一副思量的語氣問道。
“是啊,要不我怎麼可能一天洗出這麼多衣裳來?其實現在吧,我和奶娘兩個人,一天洗二十籃的衣裳也沒問題,洗衣裳對我們來說就是一種樂趣,再也不是什麼難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