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像蝴蝶一樣活出光彩(2 / 3)

究竟怎樣抓緊生活呢?方法很簡單,就是要像處理生活中那些迫不及待的事情一樣去對待生活。具體來說,我們可以來個兩步走:首先,製訂一個目標。正如陽光、空氣之於生命那樣,人生須臾不能離開目標的指引,如果你不能確定自己的目標是什麼,那麼你的一生終將碌碌無為。

1744年8月1日,拉馬克出生於法國的一個小鎮子裏,父親希望他將來能成為一個牧師,所以把他送到了一所神學院讀書,他自己也把成為牧師當做了目標;後來,德法戰爭爆發,他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士兵,像大多數士兵一樣,他夢想成為一名尊貴的將軍,然而傷病讓他沒來得及實現夢想就退役了;後來,拉馬克愛上了氣象學,想自學成為一名氣象學家,於是他把許多時間用在了仰望多變的天空上;再後來,他在銀行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又想做一名金融家;很快,他又喜歡上了小提琴,想做一名音樂家。當拉馬克24歲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大問題——自己沒有目標了。要知道沒有方向的生活並不好過。他在迷茫的時候遇到了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和哲學家盧梭。盧梭把拉馬克帶進了自己的實驗室,從此以後,這位茫然不知所措的青年迷上了科學。在以後的歲月裏,他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實現一個目標上,那就是成為一名偉大的博物學家。為了這個目標,他整整奮鬥了61年。他取得了成功,贏得了當時和後世人們的尊重。

是的,如果誰不明白目標的重要性,拉馬克可以好好地給他上一課。

確定了目標之後,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製訂一個計劃。一位著名的外交家曾說過:“生活中的事情總是呼嘯而來,如果你不給自己製訂一個計劃,就可能會遇到很多麻煩。”很明顯,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條理清晰,也有助於實現既定的目標;然後,製訂一個能夠確保你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最後,我們就要動手實施了。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是一家大公司的項目經理,受到上級的委派,要去組織一場大型的展覽會。為了圓滿地完成這個任務,你必須首先弄明白這次展覽會的目的是什麼,是要賣出一定數量的商品,還是吸引更多的新客戶。隻有你的目標明確了,接下來的工作才能順利地開展。第二步你要做的工作就是製訂出一個詳盡的計劃:預定展台、安排員工的工作、製作宣傳材料等。有了這樣一個計劃,你和所有的員工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然後就可以分步實施了。

有人把生活看做是一個項目,隻不過這個項目更加複雜,而且重要性更大罷了。如果沒有明確這個特殊項目的目的,沒有製訂出合理可行的計劃,那麼你就會迷失自己,看不到自己前進的方向,在渾渾噩噩中得過且過。

你也許會覺得給自己的生活製訂一個詳盡的計劃容易使人僵化,會抹殺掉自發性,使生活喪失掉很多色彩。你的擔心是多餘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種經曆,是一種有挑戰、有回報的經曆;也是一種體驗,是一種令人激動的、絢爛多彩的體驗。生活也是一種旅程,你不知道自己在沿途會看到什麼樣令人驚奇的景色。它本身是那麼的不可思議,但是要想得到生活的精華部分,你就必須進行思考。給自己一個計劃,如果不這樣做,你就會像水中的浮萍一樣,很容易隨波逐流,最終漂到下遊去。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們首先要做好計劃。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無論麵對什麼樣的挑戰,我們都會有充足的準備。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標,把計劃付諸實施,這樣我們獲得成功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走自己的路

蝴蝶屬完全變態昆蟲,完成一個世代需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階段。蝴蝶喜歡生活在草木繁茂、鮮花怒放、五彩繽紛的陽光下,上下飛舞盤旋,以采食花粉和花蜜為生。交配後的雌蝴蝶,喜歡在植物的莖葉、果麵或樹皮縫隙等處產卵。卵在適宜的溫濕度環境中即可孵化成幼蟲。幼蟲大多以植物的葉片、莖杆、花果為食。幼蟲發育到5-6齡老化後,有的吐絲作網或作繭化蛹。有的鑽入濕土中化成蛹,蛹再羽化成蝴蝶。

人生如蝶,有著太多曲折,它都需要我們去探索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就開始走自己的路,因為能夠幫助自己的是自己。記住,我們一直是在走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幸福。

人來到這世間,就像一片葉子一樣,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我們無須羨慕任何人,更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不管你目前的境遇如何,隻要你有勇氣麵對自己,敢於開創自己的人生道路,那麼即使前途多麼渺茫,你隻管向前走就是了,最終你是可以活出自己的幸福的。

就是如此,人的一生就應該為自己而活,學著喜歡自己,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或怎麼說,別和自己過不去,活出自己幸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女畫家席慕容以至性為人稱道。她的“隻要建立快樂的人生,快樂的人生人人可得”的經驗使人豁然領悟。

《伊索寓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老頭和一個小孩子用一頭驢子馱著貨物去趕集。趕完集回來,孩子騎在驢上,老頭兒跟在後麵。路人見了,都說這孩子不懂事,讓老年人徒步。孩子就忙下來,讓老頭兒騎上。於是路人又說老頭兒怎麼忍心自己騎驢,讓小孩子走路。老頭兒聽了,又把孩子抱上來一同騎。騎了一段路,不料路人卻說他們太殘酷,兩個人騎一頭小毛驢,把小驢都快壓死了,兩人隻好都下來。可是人們又都笑他們是呆子,有驢不騎卻走路。老頭兒聽了,對小孩子歎息道:“沒法子了,看來我們隻剩下一條路:咱們兩人抬著驢子走吧!”

正因為老頭兒不能堅持自己的原則,總是被路人的言行所左右,最終落得個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徒增煩惱。

社會中,我們畢竟不是孤立存在的個體,我們的一言一行總會對周圍的人、周圍的世界產生一定的影響,這也就必然會受到來自周圍世界的評論。這些評論可能是褒揚,也可能是非難。但不論是褒揚還是非難,都有理解與不理解、公正與歪曲的成分所在。所以,對於這些評論,不能一概地接受。

許多人做起事情來就像上述故事中所講的老頭兒和孩子,一件事想做得麵麵俱到,別人叫他怎麼做,他就怎麼做,誰有意見,就聽誰的。可是麵麵俱到的結果呢?卻是沒有人滿意,反而也將自己置於無所適從的境地。

處處想麵麵俱到,既想討好每一個人,又想不得罪每一個人,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因為我們不可能顧及到每一個人的麵子和利益,你認為顧到了,別人卻不一定這麼認為,甚至有的人根本不會領情。再者,每一個人對同一件事的感受和看法都有所不同,你讓這個人滿意,就會令那個人不滿意。你做得麵麵俱到的結果最後隻有兩種可能:要麼自己累得半死;要麼被人捏住軟肋,任人擺布。

與其這樣我們何不明智一點,快樂地做我們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人做事,我們就不必勉強改變自己,不必費心掩飾自己。這樣,就能少一些精神的束縛,多幾分心靈的舒展,就能少一點不必要的煩惱,多幾分人生的快樂與輕鬆。

查理·卓別林剛剛參加拍電影的時候,導演讓他模仿德國當時一名著名的喜劇演員,可他表演一直都不出色,直到找出了屬於他自己的戲路,才成為舉世聞名的喜劇大師。在歐文·柏林與喬治·葛希文兩人相識的時候,柏林已是有名望的作曲家,而葛希文還僅是個每星期隻能賺35塊錢的無名小卒。柏林非常欣賞葛希文的才華,願付3倍的價錢聘請他為音樂助理。但後來柏林卻說:“你最好別接受這份工作,否則你可能會變成一個二流的柏林;假如你秉持本色努力奮鬥下去,你會成為一個一流的葛希文。”葛希文牢記柏林的忠告,努力奮鬥,最終成為了美國當代著名的音樂家。

相反,忘記了“我是誰”,硬要逼迫著去改變自己,戴著麵具去應付人生,所有的煩惱就會接踵而至。設法掩飾自己本就要付出許多的心力,而一旦沒有掩飾好,便會更糟。對於做人來說,與其把心力花在這上麵,還不如索性識我真相、見我真人,知我真本色。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一個人一種活法,無論是誰,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生活原則,因而,這個世界才多姿多彩。古人說:“凡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隻要我們的生活方式不違背社會的總體需要和規律,就無須在意別人的說三道四,你要活出你自己的幸福。

讓你的生活透出情趣

蝴蝶,大自然的舞姬,漂亮而優雅自在,款款穿梭於花叢之中。由於蝴蝶白天活動,在植物的生長季節,人們很容易在野外見到它們。在人類文化中,蝴蝶顯得相當重要。從莊子的“夢蝶”,到梁山伯祝英台的“化蝶”,再到現在的流行歌曲《兩隻蝴蝶》,無不體現了蝴蝶的“精神”:美麗、和平、愛情、逍遙。

就像蝴蝶一樣,如果過有情趣的生活,這既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也是一門深奧的生活藝術。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有耐心去過有情趣的生活。也許有人會說,自己每日裏不要命的奔波,但求一飯一宿,整日下來,哪裏有多餘的精力來地情趣生活呢?說這話的人遠沒有理會到生活中的樂趣。

過有情趣的生活,這可以使你在每天清晨醒來的時候就充滿了希望,就像在你的身體裏充滿了力量一樣。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情趣。好的生活情趣可以放鬆緊張的情緒,驅走身心的疲憊,享受生活的美好,陶冶高尚的情操,甚至可以提升人格的魅力。

過有情趣的生活意味著你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並掌握了做事的方法,而不是為了逃脫責任找借口,你會覺得在生活中做件小事也是幸福的,你會從一天的小事中發現樂趣,並且總是興致勃勃地計劃著明天的事。你會發現,你學到的東西越多,你想學的東西也越多。

可見,好的情趣可以愉悅心境,陶冶情操,達到忘憂、忘我的境地。下棋、養花可以陶冶性情,啟迪心智。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忙碌和緊張,各種壓抑的不良情緒,使得我們丟失了原有生活的寧靜和快樂。我們可以通過書法、繪畫、做手工等方式追尋生活中的樂趣。然而,在現實中我們的手變懶了,我們的心變得粗糙而煩躁不安了。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或者你認為自己的生活不夠有閑情逸致,甚至從來就不喜歡這些,那麼你可以一點一滴地積累生活中的樂趣,從而使你的生活透出情趣。

宋慶齡一直喜歡美的事物、美的感覺和美的情趣。在她的個人生活中,一直也體現出非常強的美的情調。少年時代,她即負笈異域,在美國接受了“歐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對於幼年就受家庭熏陶和西方教育的宋慶齡,過聖誕節是很自然的事情,以至於後來她移居後海北沿46號之後,每年到聖誕節的時候,家裏便成了歡樂的海洋:她和工作人員親自在客廳豎起聖誕樹,並在樹上掛滿各種小玩藝兒。

當夜幕降臨,工作人員便裝扮成聖誕老人在門口迎接孩子們的到來。宋慶齡給每個工作人員的子女都準備了禮物,孩子們擁到她身邊,小精靈似的表演玩耍。宋慶齡像慈愛的老祖母一樣,坐在靠椅上,笑眯眯地看著……孩子們的快樂,就是她的快樂。

宋慶齡愛花兒,在她的樓舍四周、房間內外,總有各種新鮮花卉伴隨。周恩來夫婦在她剛搬來後海北沿46號後的第一次拜訪,就送來兩盆造型秀麗的石榴,她非常喜歡。

有時候,宋慶齡也喜歡親自下廚房做菜。稍有閑暇,她很樂於係上圍裙。照著食譜烹調試製。據說,她經常做薑汁鯉魚、薄荷肉、杏仁雞等請朋友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一道品嚐。

彈鋼琴是宋慶齡一生的愛好。特別是在晚年的寂寥生活中,宋慶齡幾乎每天都要彈鋼琴,有時還哼著她小時聽父親唱的一些歌曲,那優美的琴聲和音樂給了她不少心靈的撫慰和安寧。

愛鴿子,這也是宋慶齡為眾人悉知的生活情趣。她喜歡鴿子,因為它們文雅、溫順而執著,它們象征著世界和平。在後海北沿46號,她在北山前建起了鴿房,她經常在上午端著一個小笸籮用麵包屑和綠豆摻和自做的鴿食,親自給鴿子喂食,這也是宋慶齡最開心的時刻。她喂養鴿子並和孩子們一起賞鴿的照片都很真實。

我們透過那些充滿情趣的生活,就可以體現出我們對生活充滿樂觀、積極的態度。而那些高雅的生活情趣對生活又有著積極樂觀的作用,更易產生正確的生活態度,它能夠讓人產生積極的情緒,振奮人的精神,催人奮進。

從前有個富人,他有一幢大房子,房子周圍是一座美麗的花園。為了美化他的住宅,仆人們從花園裏掘出不少石頭。富翁叫他們把石頭扔到牆外的路上去。每天都是這樣。仆人們掘出來的石頭,統統扔到牆外人們經過的路上了。

一天,富翁站在大門口,仆人們又和往常一樣扔石頭。附近村裏的一個老人從這兒走過,他停下來對富翁提出抗議。

“你為什麼把石頭從不是你的地方扔到你的地方去?”他問。

“你說些什麼呀?”富翁說,“你不知道這幢大房子和周圍的園子都是我的嗎?我的土地一直伸展到這堵牆為止。牆外的路跟我毫不相幹。”

老人搖搖頭:“上帝對你太好了,以致你看不到生活中沒有一件事是永恒不變的。”老人說完就走了,讓富翁去思索他的話的意思。

但富翁並沒有思索多久,他馬上又在他的仆人們中間走動著,督促他們從花園裏清除更多的石頭,扔到牆外去。

一年年過去了。花園裏的石頭已清除得一千二淨。不知何故,富翁的運氣開始變了,他漸漸失去了他的財富。過了一段時間,他不得不把他珍貴的花園賣掉一部分。又過了一段時間,他又不得不賣掉一部分。這樣,一次一次地賣掉,最後,他把房子也賣了。他變得衣衫襤褸,窮困不堪,和那些最不幸、最悲慘的乞丐們沒有什麼兩樣了。

有一天,他從那幢曾經是他的大房子前麵走過時,路上的石頭絆倒了他,並紮傷了他的腳。

他站住了,站在那道他記得很清楚的圍牆外麵。這時,他記起了那個鄰村老人很久以前說過的話:“你為什麼把石頭從不是你的地方扔到你的地方去?”

生活是一個能產生回音的山穀,你付出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倘若你以某種心態和言行影響著周圍的人。他們也以同樣的方式回饋你。樂觀的心境和高尚的品質,將從根本上改變你對於事物的看法,並通過行為表現出來,最終也將支配日常生活。因此,做任何事,都要從長遠考慮可能的後果。

保持格調,活出你的真精彩

某企業在學習“蝴蝶”課程即將結束時,一位部門負責人突然向總經理請示,希望能有5分鍾的發言時間。在得到應允後,他便談起了自己學習這門課程的體會。

諸位,有一隻毛毛蟲,在道路上艱難地爬行著。它一路上被石頭絆倒,被螞蟻追趕,還要躲避黃牛那巨大的腳掌,諸如此類的情況不斷地出現在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