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兩米三米的大炕,她晚上可就是能隨便滾了。
蓋房子的時候林茵茵不想盤一個這麼大的炕的,說了想要一個小一點的炕。
這樣不就能避免村長她們塞人進來嗎。
但是人家盤炕的說,沒有那麼盤炕的,村裏家家戶戶都是兩堵牆之間有多寬就要盤多大的炕,這樣屋裏才能暖和。
雖然林茵茵覺得這個說辭有些不對勁兒,但是也沒有說什麼,畢竟盤炕這事兒她也不懂啊。
她還特意跑到隔壁幾家看了人家的炕,還真就是那樣。
索性也就隨他們去了……
大炕還是有大炕的好處的,最起碼睡覺不怕掉下床,就像蔡豔紅那種睡覺不老實的,也不用擔心了。
滾了幾圈之後,林茵茵看著自己這個小屋裏麵那些嶄新的家具,
一個炕櫃、一個木箱,一張炕桌、一套桌椅、還有一個衣架,就這些東西小屋裏麵已經被擺的滿滿當當了。
就連臉盆架都被林茵茵放到廚房裏去了,她的房間左邊是林建和右邊就是廚房。
她屋裏麵的炕,是通過廚房那個大灶燒的,不用單獨燒的炕屋裏能幹淨一些。
林建和那屋裏的炕就要單獨燒。
當初蓋房子的時候,林茵茵還好奇的問,夏天做飯的時候炕會不會跟著也一起熱起來。
她還遭到村民的嘲笑呢,
做飯的灶口跟土炕之間有個擋板,是石頭的材質。
夏天不需要燒炕的時候就把擋板放下來,這樣熱量就不會進土炕那邊。
要不說這都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呢,後世像她們這代的孩子,也就小的時候睡過土炕。
但是小的時候家裏的大人也不會讓他們去燒炕,弄這些東西。
長大了更是直接住進有地暖的房子裏了,這些老祖宗留下的東西知道的人越來越少了。
廚房的灶眼按照林茵茵的要求,留了兩個,一大一小。
之前為了方便幾乎都是一鍋出,有了新廚房那不得多做幾個菜啊?
廚房裏麵的布局也是林茵茵精心設計過的,碗盤櫃上麵放碗盤下麵放糧食。
還專門做了一個長條桌,在上麵能切菜也能吃飯,多功能桌子。
凳子就是普通的條凳他跟她哥一人一個,多了也沒準備。
林茵茵屋裏沒有裝直接能進院子的門,倒是有個裝了一個直接通廚房的門。
要是想進她屋還得先穿過廚房。
這一點又讓蓋房子的村民感到無語,他活了這麼多年就沒見過這樣的房子。
沒辦法這是林茵茵自己強烈要求這麼蓋的,他們也不好說什麼,反正也不是他們住。
在林茵茵的心裏,那可不是什麼簡單的灶房,那叫做餐客廚一體!
她不能接受家裏有人來了直接就進她臥室了……一點兒隱私也沒有。
這樣有個好處,她臥室裏麵有兩個窗戶,前後各一個。
村長也勸說過,窗戶大了冬天會冒風……可是他們幾人沒有一個聽的,之前住的知青院的那個房子,窗戶太小。
通風不是很好,住的人多一進屋都能聞到一股人肉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