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過去個把星期。

芒種。

要說程浩波的辦事能力那是真不錯的。

短短不到十天的時間,就把蔬菜大棚的事情給弄好了。

地址就選在原來種植荸薺的那片田的旁邊還有對麵,地方很大。

程浩波和徐帆說,這回他可是動員了不少村民,足足有幾十個。原本樟村這邊的田地承包價是每畝每年六百元,他給那些田戶說,合作社可以按這個價錢租他們的田。他們也可以選擇以田入股,頭年算是一千,再往後,還是每年按六百的承包費算。

大多數人都是選擇用田地租金入股。

當然了,程浩波也還說了,這些村民之所以如此積極,是因為他說了這些蔬菜都是供給揚帆食品廠。

現在揚帆食品廠在樟村可是太有名了。

誰都想傍著賺些錢。

田的事情解決了。

剩下就是啟動資金了。

程浩波以農村合作社的名義總共籌集了三十萬的資金。

一股一千塊。

有的出錢多,有的出錢少。

他自己都投了五萬。

“那現在壓力可都是在我的身上了。”

就在徐帆的辦公室裏,等程浩波說完蔬菜大棚的事情,徐帆笑著道。

他這邊倒是在端午以後就開始擴展做剁辣椒、蘿卜幹和腐乳的生產線。

仍然是半機械化。

暫時,他也隻打算做這三種。因為這三種是最常見,也是最受歡迎的。

“能者多勞嘛!”

程浩波隻笑著說:“現在剛好是種植辣椒和大豆的季節,我這邊,可就隻等你一聲令下了。”

倒好像是,現在徐帆成為樟村經濟振興的領跑者了。

就這樣,蔬菜大棚的興建很快開始了,並且緊鑼密鼓。

徐帆這邊生產線的擴展也是同步進行。

隻又沒過去幾天。

上午。

程浩波給徐帆打電話,說是帶幾個樟村的老鄉過來見見徐帆。

徐帆就在電話裏問程浩波是什麼人。

程浩波道:“你見了就知道了嘛。”

徐帆便也不好再說什麼。

雖然覺得程浩波這種行為有些不妥,但也不至於放在心上。

他本來就不是計較這些的人。

主要是沒把自己當成個人物。

隻沒兩分鍾,又收到程浩波發過來的綠泡泡,“是村裏的兩個養魚的老板,你應該認識的。”

徐帆雖然不計較這些,但心裏還是舒服許多。

然後就在辦公室裏等著程浩波他們過來。

隻十多分鍾,程浩波他們便出現在辦公室門口。

“書記。”

徐帆笑著站起身來。

瞧瞧跟在程浩波後麵的兩個人,並非全都認識,但也認識其中一個,便又笑道:“原來是謝叔叔啊。”

這個有些黝黑,身形消瘦的人叫謝明,是徐錦的同學,就住在荸薺田斜對麵不遠。

徐帆還是早些年跟著徐錦到他家裏釣過魚。

隻如今,他知道謝明家的那口大池塘已經做了專業釣魚黑坑。

“小帆。”

謝明笑著點點頭。

另外那人也衝徐帆點點頭。

徐帆忙請他們到辦公室裏坐下,又從抽屜裏拿出芙蓉王,一人發了一包。

他如今在樟村絕對算是個老板,但也不講究什麼派頭,在辦公室裏發煙以芙蓉王居多,唯有“業務”需要時才發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