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癌症的預防與防治(1)(1 / 3)

(第一節)癌症總述

癌症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在全球,癌症每年大約奪去600萬人的生命,並有1000萬人處於死亡的邊緣。世界衛生組織預測:21世紀癌症將成為人類的“第一殺手”。

根據全國性死因回顧調查表明,20年來中國的癌症發病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每5個因病死亡的人中,就有1個是死於癌症,每200個家庭中,有1個家庭因有癌症病人而遭受磨難。

人類的癌症約有200餘種。我國重點防治的主要癌症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宮頸癌及鼻咽癌等,合計占癌症死因的80%以上。

吸煙、過量飲酒、不良的飲食習慣、社會競爭激烈導致的心理負擔加重及缺乏防癌的醫療常識,是誘發癌症的高發原因。近年來,人類生存環境的汙染,臭氧層的破壞,水源食品的汙染更促使癌症發病率上升。

然而,癌症並非是完全不可戰勝的疾病。癌症患者一定要有戰勝疾病的積極心態,雖然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戰勝癌症將是一個艱苦的曆程,但是隻要能充分依靠當代的醫藥科學技術,建立戰勝癌症的信心,調動自身的抗病能力,多數癌症患者,特別是早期和較早期的癌症患者是可以獲得良好療效的,有的甚至可以得到治愈。

哪些人易患癌症

專家稱,近年來,除了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另有10種人漸成癌症的高危人群:長期吸煙、被動吸煙及酗酒者;長期嗜飲熱水、熱食,食物過於粗糙,進食過快者;長期嗜食酸菜、醃菜、熏烤食物者;長期食用高蛋白、低纖維食品者;非哺乳期婦女乳頭分泌物溢出者;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或胃息肉等患者;肥胖者;不育、不哺乳或性生活過早者;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等;長期接觸有害氣體、液體和粉塵者。

另外,性格與人的癌症關係密切,椐有關心身醫學統計調查顯示,癌症病人常具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特征,這就說這種性格的人較其他性格,容易得癌症。

孤僻古怪、沉悶憂鬱、心胸狹窄、多愁善感、疑神疑鬼、厭世悲觀、嫉火旺盛、暴躁易怒、不吐不露、愛生悶氣。具有這些特征的人,就容易為癌症所侵襲。相反,性情開朗、心胸開闊、坦蕩豁達、息事寧人、樂觀幽默、感情外露,具備這種性格的人,就很少得癌症。

誘發癌症的二十九種危險因素

據國內外研究結果顯示,以下各種因素可以誘發不同的癌症。

(1)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誘發肝癌;

(2)吸煙(每日超過2包,10年以上)可誘發肺癌;

(3)感染人乳頭狀病毒可誘發子宮頸癌;

(4)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可誘發肺癌與腸癌;

(5)食物中葉酸攝入量不足可誘發子宮頸癌;

(6)酗酒可誘發咽喉癌;

(7)濫用殺蟲劑(如DDT)可誘發乳腺癌;

(8)食物中紅肉(即牛肉、羊肉)攝入量過大,可誘發結腸癌;

(9)感染螺杆菌可誘發胃癌;

(10)長期精神壓力可誘發各種癌症;

(11)食物中維生素E攝入不足可誘發結腸癌;

(12)食物中維生素C攝入不足可誘發子宮頸癌;

(13)長期使用化學性染發劑可誘發淋巴癌;

(14)新鮮水果及蔬菜攝入不足可誘發肺癌;

(15)過度肥胖可誘發結腸癌與乳腺癌;

(16)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足可誘發結腸直腸癌;

(17)被動吸煙(超過22年以上)可誘發肺癌與喉癌;

(18)長期攝入過多熱量可誘發前列腺癌;

(19)缺少鍛煉(每周熱量消耗少於1000卡)可誘發結腸和直腸癌;

(20)硒元素攝入量不足可誘發肺癌;

(21)纖維素攝入不足可誘發結腸癌和直腸癌;

(22)從未生育過的婦女易患乳腺癌;

(23)食物中豆製品攝入量不足可誘發肺癌;

(24)高齡產婦(頭胎年齡超過30歲)易誘發乳腺癌;

(25)經常接觸瀝青者,易誘發皮膚癌;

(26)經常接觸煤焦油者,易患皮膚癌;

(27)經常接觸放射線者,易誘發肺癌與白血病;

(28)高鹽鹹食者,易患胃癌;

(29)經常在太陽下曝曬,可誘發皮膚癌。

癌症的治療方法

癌症是頑症、疑難症,但不是不治之症。若患了癌症,就應抓緊時間,積極治療,以免失掉治療良機。癌症的首次治療至關重要。首次治療是否成功,直接關係到病人的生死存亡。不少癌症病人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癌症本身,而是由於誤診、錯治或治療不當,致使病情延誤,失去徹底治愈的機會,也給以後的治療造成極大的困難,有些甚至隻能采取補救措施,無法給予根治。

癌症從病程上看,屬慢性病,治療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在治療中,選擇什麼治療方法是決定治療效果的前提。在選擇治療方法時,要根據患者的年齡、發病部位、身體素質以及病情(初發、巳轉移或擴散)等多方麵的情況決定。同樣的病情,年齡、身體素質不同,也不能選用同樣的治療方法。目前,治療癌症主要有化療、放療、手術和中醫藥治療等四種療法。這四種療法,在治療中各有其優點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