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思維篇 守護女人的靈性(2)(1 / 3)

約翰非常興奮,他摘下帽子準備跟著銀行家走進銀行,變成他的合夥人,再娶他女兒為妻。

但是,事情並沒像他想象的那樣發展,銀行家說:“這些別針是銀行的。快點兒離開,要是再讓我看見你在這兒瞎轉悠,我就放狗咬你!”

約翰走開了,那別針也被吝嗇的老頭兒沒收了。

模仿他人,借助他人的經驗來辦事,這無可厚非,但如果像故事中的約翰一樣,生硬模仿,那就會窘態百出。

其實,會做事的人是去研究學習別人做得好的深層原因,而不是僅僅簡單生硬地模仿別人。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別人做事的方法在他那裏管用,但未必就適合你。所以,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就一定要注意到這一點。

急事不妨采取緩辦之計

人一旦碰到偶發事件,總有一種要急於解決的心理,其實這時候,人往往處於不理智的狀態,不適合做決斷。如果急事“緩辦”,經過成熟的思考後再去做,便會一舉定勝負。

斯蒂芬買下了一塊土地,把它委托給建築商去建造房屋。就在這時,斯蒂芬的公司突然決定派斯蒂芬到國外工作。

時間很緊迫,兩周後就必須動身。斯蒂芬不得不暫時停止建房的計劃,他急匆匆地跑去找建築商,但他從建築商那裏回來時卻表示願意按照契約的規定建築。

斯蒂芬是怎樣被說服的呢?

建築商在聽了斯蒂芬的理由後說:“啊,這可是件重要的事,時間又這麼緊迫。然而,建房是您一生中第一次重大買賣,您應該好好考慮再處理。如果匆忙了結,以後也許會後悔,那多遺憾。”

斯蒂芬急切的情緒在聽了建築商這幾句話後穩定下來。他開始考慮,現在建房,從材料的價格及工程費用都很合算。而且這個建築商會在他不在國內時替他負責完成,建好的新房還能找一位可靠的房客。最後斯蒂芬終於決定按照原先的計劃來進行。

建築商說服斯蒂芬的關鍵,在於在談話中使用了緩兵之計。他利用“您應該好好考慮再處理”這樣的話,控製住了斯蒂芬急迫的心情,它把斯蒂芬立即解除合同的想法換成了“解除合同合不合算”的思考。這種做法是非常有用的,假如那個建築商一開始就一口回絕斯蒂芬的要求,結果很可能把事情搞僵。而隻有先緩和對方的急切心情,才有可能使對方重新考慮。

通常情況下,緩兵之計在商業談判中運用最多。談判高手常在打定主意之後,以常人無法想象的耐心努力拖延戰機,鍥而不舍,全力以赴,直至成功。例如,1980年至1981年間,李嘉誠因為要把工業用地發展成商業住宅,必須向香港政府補足地價,而當時地價計需支出28億港元,但李嘉誠以其高度的技巧和耐性,將談判延至1982年“九七危機”地價大跌之後才達成協議,隻補款5億元。可見,緩兵之計獲利良多。

“緩辦”之計可以使一個人獲得許多有利的時機,運用一些方法使事情按自己的意願順利發展。但是,如果不善用之,則會因急躁猛進而失敗;反之,則可得利。

第三章 有效推動女人成事的七種思維方法

凝聚注意力,獲取成功人生

如果某一個問題僅有一個最佳答案,“為了獲得這個答案,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將思維直指這個答案,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便是思維法中的目標識別法。

20世紀60年代時,大部分中國人還不知道大慶油田在哪裏,日本人卻對大慶油田了如指掌。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

日本人首先從中國畫報刊登的鐵人王進喜的大幅相片上推斷出大慶油田在東北三省偏北處,因為相片上的王進喜身穿大棉襖,背景是遍地積雪,這雪景隻有在東北三省才會出現。接著,他們又從另一幅肩扛人推的照片上,推斷出油田就在鐵路沿線。他們從《人民日報》的一篇報道中看到一段話,王進喜到了馬家窖,說了一聲:“好大的油海啊,我們要把中國石油落後的帽子扔到太平洋裏去!”據此,日本人又作了深刻的思考,判斷出大慶油田的中心就在馬家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