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神秘的“天外來客”(2)(1 / 3)

1958年12日20日,住在霍加納斯的25歲的卡車司機漢斯·古斯塔夫森與他的30歲的大學生朋友斯蒂格·賴德法伯格一道從歌舞廳回家。在走近唐斯坦時,他們於2時55分看見從鬆林中射出一道奇特的光線,這引起了他們的好奇,他們看清楚前麵有一個直徑大約為4.5米的圓盤狀物體,由3個支撐腳支撐著,它的高度為1米。它自身能發光,但不耀眼,也沒有熱度。在發光體中央,他們看到一個較暗的點。後來他們與外星人激烈搏鬥,終於免於被外星人抓去當標本。他們的奇遇成了新聞媒介的熱門話題,“唐斯坦事件”在歐洲引起了轟動。

下麵就是赫爾辛堡的《日報》和《瑞典日報》以及斯德哥爾摩的《新聞他們停下了車,徒步朝光線走去。走了10多米,報》和《每日新聞報》刊登的賴德伯格的回憶。

“突然,我們遭到了4個鋁灰色的人的襲擊。它們身高1.2米,體寬35厘米。看上去它們似乎沒有四肢,很像小木柱或英國人喝茶時食用的糕點鬆餅。可是,當它們襲擊我們時,把我們抓得死死的,想把我們拉向它們的飛行器。我們難以自衛,因為好些人像冰凍似的,我們抓不住它們。當我掙紮時,我的右臂能插入它們中一個人的軀體。它們像年久的沼澤地一樣發出臭味。”古斯塔夫森插話說:“有一段時間,那4個人都撲向了我。我到今天也沒有弄懂,但我感到那些人能看透我的思想。當我要抓住它們的那一刹那,它們做出了防禦姿態。它們的體力不好,但善於格鬥。幸好在我身邊有一塊指示野營地的牌子,我兩條胳膊緊抱住牌子不放:這是我唯一的救援。”

賴德伯格接著講:“我們估計,這場搏鬥進行了4至7分鍾。4位矮人集中力量攻擊漢斯,我突然獲得了自由;它們放開了我。我抓住這個機會跑向汽車。拚命按汽車喇叭,一邊透過擋風玻璃注視著死抱住木牌的漢斯。那4個人都吊在漢斯身上,企圖迫使他撒手;他抓住木牌不放,它們用力向旁邊拉他。當我的喇叭響起來時,它們就一齊放了他。漢斯蜷曲著身子趴在地上。我趕緊又跑了過去。這時,那發光體向空中升去,它的光變得更加強烈。我們聞到一股乙醚和紅腸烤焦的氣味。不過,最奇怪的是那物體發出的聲音:這是一種尖利的、極高猶如金屬摩擦一般刺耳的強烈聲音。與其說是聽到這聲音,不如說是感到了它。當物體起飛後我還在跑,漢斯仍在地上,後來我們都被頻率極高的聲音震蕩得暫時癱瘓了。”

大約過了15分鍾,他們才恢複知覺,然後發動汽車回到了赫爾辛堡,但他們決定保持緘默。因為怕人家會笑話他們。但由於他們衣服被撕爛,神態又緊張,朋友們都追問他們發生了什麼事,他們隻好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分析地球人

外星人冷靜地考察地球

每天可能都有各式各樣外星人駕駛的飛碟在地球上空盤旋、飛翔,舊的飛碟飛走了,新的飛碟又來了。這種情況到底巳經持續了多久,誰也說不清楚。近60年來,由於航空和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觀察到的飛碟才明顯增多起來。

許多事實告訴我們,操縱駕駛飛碟的外星人有著不同的體態,顯然是來自不同的星球。但是,它們卻有著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對地球的各種情況進行全麵觀測和考察。我們認為,在整個太陽係的各個星球中,地球的自然條件最好,具有各種生物生存的最佳環境,因此,無論飛碟的主人來自太陽係或太陽係以外的更遠星體,它們都會對地球產生極大的興趣,都會對地球進行長期的、係統的觀測和考察。

1957年前蘇聯成功地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創了人類航空航天發展的新紀元。自此以後,人類發射了許許多多的衛星、各式各樣的載人宇宙飛船和一個又一個的宇宙探測器。49多年前人們巳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可是,時至今日,載人的或不載人的宇宙探測器仍繼續探測著包括月球在內太陽係內的其他星體。外星人對地球的探測大概也是如此。它們總想知道地球的更多的情況,所以它們總是冷靜地一次又一次地對地球進行觀測和探索。

人類的航空航天事業不斷發展,每天都有數以百計的各種類型的飛機在天空飛翔,也常有載人的宇宙飛船在太空漫遊,這就不可避免地增多了人類在天空與飛碟遭遇的機會。事實上也是如此。不少的飛機駕駛員和宇宙飛船的宇航員都在空中遭遇過飛碟,盡管外星人在科學技術上遠遠超過我們,但它們並沒有恃強淩弱,有時即使故意跟蹤一會兒,也總是主動離去,並未對我們的飛機或飛船造成任何傷害。由此可見,絕大多數的外星人都在忠實地執行著觀測和考察的使命,它們不想也不會幹預我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它們觀測、考察地球,對研究地球有著濃厚的興趣,就像我們觀測、考察月球、火星、金星一樣。

對地球之外的別的星球,我們不是也一樣表現出極為濃厚的興趣嗎?

外星人的飛碟在地球周圍翱翔,就像我們的宇宙飛船在月球、火星周圍翱翔一樣,都是正常的科學考察行為,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如果我們哪一天真能與外星人溝通,能彼此合作,說不定對我們的發展和進步還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呢!當然,到目前為止,這還是一廂情願的幻想。我們不能把人類的發展和進步寄托在“上帝”的恩賜上,我們隻有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來爭取人類更大的更快的進步和發展,去創造更加燦爛的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