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初試水戰(1 / 2)

用投石機和三弓床弩的戰法被李錚否定後,又有將領向李錚建議用猛火油,利用猛火油能在水麵燃燒的特點,製成一個個小的燃燒**,在維京戰船靠近時丟擲過去縱火,將維京戰船連同上麵的海盜一同焚為焦炭灰燼。

這個建議比前兩個更有實現的可能,但也有非常大的施行難度,第一個就是猛火油數量的不足,還有要特意燒製出一批七八斤重,便於單人投擲的小陶罐,也會耗費時間,不符合李錚速戰速決,盡早消滅維京海盜們的意願,但這兩項可以通過加班加點達成的問題還不是主要問題。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李錚是知道維京戰船是有多靈活的,它不止前進時速如飛馬,連後退時也是能維持不下於前進時的速度,而且轉彎改變方向,相比於其它船隻也顯得更為快速靈巧,就像蜈蚣一樣靈活,蜈蚣船也是以前漢人為以維京戰船為代表的西方槳座戰船取得外號。

維京戰船在水麵上的確是堪稱是一隻靈活的大蜈蚣,這也就意味著維京戰船在一被猛火油**投擲縱火後,能夠立即讓劃槳手改變劃槳方向飛速後退,退到安全範圍之外後撲滅火焰後再戰。

猛火油雖然是以石油為主料調配出來的火油,但它畢竟不是後世的凝固汽油,能真得將河水都燒沸騰了,都燒幹涸了,猛火油雖然能在水麵上燃燒,但它其實是能被水澆滅的,隻要澆它的水是它的十多倍甚至是幾十倍就行,而無疑在交戰區域是圖斯湖中時,敵人是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來撲滅猛火油所引發大火的。

用猛火油縱火這一招,能讓敵人受一點損失或是知難而退,但絕對是不可能讓維京海盜們的船隊直接覆滅的,反而會打草驚蛇,而且耗費大量好不容易製造出來的猛火油功虧一簣,實在是有些得不償失。

要想真的用這種利用猛火油焚燒敵人維京戰船的辦法,那就必須得先將那些維京戰船固定在一地,讓他們被猛火油潑散,燃起熊熊大火後,也不能回退到漢軍船隻追之不及的後方,從容的提調圖斯湖中的水撲滅火焰。

這個將敵人維京戰船固定在一地的方法,有老輩子閱曆和記憶,熟悉古今中外戰史的李錚,其實已經是想到了的,那就是用拍杆,在拍杆前裝一個的尖銳的鐵釘,就可以在拍杆下落砸中對方戰船後,將前端的鐵釘深嵌入對方船體內,讓敵人的維京戰船無法後退,隻能任由漢軍的猛火油彈焚毀,又或是直接幹脆一點將拍杆造得更大更沉,直接就是一落而下,將隻有單層甲板的維京戰船,直接砸出一個大洞,或是直接砸為兩端。

但李錚不知這種方法會不會被敵人看破,因為使用這樣的拍杆並非是漢軍或是他的專利,在十個世紀前,羅馬人在布匿戰爭中,就利用過一種與現在李錚想得拍杆非常像的,名為“烏鴉吊”的工具對付迦太基人,隻不過羅馬人用烏鴉吊,限製迦太基人的戰船運動是次要目地,主要的目地還是讓己方優勢的羅馬重步兵順著被特意造成棧橋形狀的烏鴉吊,登上迦太基人的戰船,與迦太基人展開肉搏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