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東征最後一戰 一(1 / 2)

李錚給了張掖城的敵軍十天時間,整頓軍備,完善張掖城的防禦設施,之所以給這麼長的時間,這到不是李錚仁慈,而是因為安西軍要將攻打酒泉城的攻城器械裝備,全部重新拆卸為零件,稍稍整修一番,而後再運輸到前線,花了十天時間。

花了十天將大批的攻城器械零件運送到張掖城後,又是花了五天時間將這些攻城器械重新組裝起來,當然這段時間安西軍其它部隊也是沒有閑著,開始在李錚的命令下四散而出,開始掃蕩張掖城防禦工事。

在期門郎、幽州突騎、艮吾力士衛隊和步跋子等精銳部隊的帶領下,安西軍摧枯拉朽的拔除張掖城外的烽燧和屯兵據點等防禦工事,並且多次與來救援的敵軍精銳的野戰部隊,比如羌族犍甲、回鶻可汗近衛和青唐烏思部的首領衛隊交戰,往往都是安西軍獲勝。

因為安西軍與那些蠻夷軍隊相比,打仗在拚勇力之時,更是比拚腦力,除了堂堂正正的野戰對陣之外,安西軍這麵還會預設陷阱伏兵,而後佯敗撤退,誘敵深入,獲勝圍點打援,幾乎是將所有的漢家兵法戰術,都在這些蠻夷身上使了個遍。

五天的混戰後,安西軍死傷死傷兩千餘名士兵,而以南安羌部為首的敵人聯軍方,被安西軍直接斬首五千餘人,俘虜兩千餘,如果算上那些應該與死亡者差不多數目的受傷者,安西軍給予敵人聯軍的死傷,超過一萬多人,算是初步做到了一漢抵五胡的第一步,一漢換五胡。

安西軍方麵因為這前期雙方小部隊之間的對拚而振奮士氣,而他們的敵人自然就是士氣狂降,敵人聯軍的主帥驚訝與安西軍的戰鬥力,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孤注一擲冒險與安西軍野戰,但又很快擔憂己方軍隊的實力,到底能否在張掖城擋住安西軍。

讓姚襄心中稍安的是,安西軍雖然在如秋風掃落葉般的清除著張掖城的據點工事,但從來沒有攻打過張掖城的西南方向,威脅守軍部隊的後勤補給線和撤退之路,這讓姚襄還有他手下的一眾將領心中稍安。

但緊接著姚襄又是疑惑起來,他思前想後,覺得李錚放著他的後路不攻不截斷,連在外的那支孤軍段寄奴部也召回來,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做戲給他看,是想減低他的疑心,讓他對自己後路的疏於防範,而後安西軍就能在適當的時候雷霆出兵,截斷他的後路,將他的軍隊包圍在張掖郡。

第二種是因為李錚所率的剛剛十多出頭萬安西,沒有把握吞下足有二十多萬的聯軍,隻想取下張掖城,所以圍三缺一,故意留一條後路,用來給聯軍在戰敗失利後後撤回南安羌部所掌控的河源郡,而不會留在張掖郡和安西軍死拚。

原本姚襄更認為兩種可能中的第一條,也就是李錚想著要在張掖包圍全殲他們,所以即便安西部隊沒有攻打西南方向他後撤之路上的任何一座城池關卡動作,但姚襄還是欲要從已經兵力捉襟見肘的張掖城抽調兵力去加強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