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燕然大戰 四十(1 / 2)

赫連蒙孫等突厥守軍高層不知安西軍內的詳細,他們看出這六千呼延氏族兵的虛弱,並非是知曉這六千呼延氏族兵心急換上安西製式兵甲,致使戰鬥力減弱之事,而是他們登上城頭觀看六千呼延氏族兵時,從這六千呼延氏族兵鬆垮的陣形和散漫的作風上就看得出來。

這呼延氏雖然已經歸順大漢帝國五六百年了,但因為久居邊塞,所以身上一直沒有脫棄胡蠻之氣,再加上這派來守衛投石機陣地的六千族兵,因為是呼延氏軍隊的真正主力,所以為了牢牢掌握這支部隊,裏麵充斥著大量呼延氏本族或是旁係子弟,還有親信的親戚,說起來就是一幫少爺官二代和軍二代在領兵,自然是無比驕橫狂妄,不會循規蹈矩的。

所以這支呼延氏族兵的紀律方麵,根本比不上傳統的漢軍,隻軍紀這一方麵,跟紀律嚴明的安西軍相比連提鞋都是不配,連受降城內的突厥軍也遠遠比呼延氏的部隊,在戰陣上更為遵紀守法,畢竟這些突厥軍是被從小學習漢法,遵從漢法的阿史那特勒調教許久的。

赫連蒙孫和鐵穆耳,還有沙虛閭在城頭觀察許久,看到那六千呼延氏族兵的陣形越來越鬆散,兵士臉上的散漫之色越來越盛,而且許多士兵竟然就下馬卸甲,坐在地上嬉笑起來,要知道投石機陣地離受降城的南城牆的城門,不過三百步的距離,如果是騎兵一個突擊,轉眼就能衝到眼前,這些下馬卸甲的呼延氏士兵,根本沒有反應時間,肯定是會被打得潰不成軍。

赫連蒙孫等人對自己的軍隊有信心,但同時謹慎的他也是對漢軍突然將這一支弱兵派來守衛投石機陣地的用意很是懷疑,在赫連蒙孫等人想來漢人領將者明顯是打著示敵以弱,誘敵深入的意思,這讓赫連蒙孫等人不敢輕易下定決心。

但是時間卻是不再突厥守軍這一邊,在安西二十台重型投石機連續不停的砸擊下,受降城的南麵城牆已經出現大麵積的坍塌的跡象,牆麵龜裂的裂縫從原本的手指粗細,已經擴大到能將人的腦袋伸進去的程度,牆體搖搖欲墜隨時都會塌方。

赫連蒙孫等突厥將領,還有在南麵城牆上駐守的突厥守軍,都是已經不敢再在城牆上待著了,連忙在地動山搖中下了南麵的城牆,等這些突厥人一下南城牆不久,那麵長兩裏高十丈,在突厥士兵眼中猶如龐然大物的南城牆,就在轟隆隆的聲音中,多段垮塌下來,雖然沒有整麵強都垮塌下來,但那十幾個每一個都能容納幾百幾千名兵士湧入的大豁口,基本是已經宣告南城牆已經失去效用了。

幸虧是在安西軍重型投石機砸開那十幾個大缺口後,因為天色已晚並沒有派出軍隊立即攻城,也是沒有繼續用投石機猛砸已經在南城牆百八十步後初露端倪的第二堵新造城牆,讓突厥守軍有了喘息之機。

“立即連夜整修第二道牆,一定要在天亮時將第二道牆築好,還有在第一道城牆的那些豁口處也堆多一些的障礙物,製造一些拒馬柵欄,一定不能讓漢軍輕易衝進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