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治療便秘,一通百通(1 / 2)

一、別在年輕時種下便秘病根

便秘是身體的一麵鏡子

從門診的角度觀察,便秘病人實際上很多,尤其在老年人中,60歲以上人群大約有15%至20%。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中的纖維含量逐漸被蛋白質等取代,所以,便秘的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

判斷便秘的因素應該包括三個,一是每周大便的次數是否少於2次,二是排便是否困難,三是大便的性狀有沒有改變,是不是存在幹燥的情況。

很多人覺得便秘並不是什麼大毛病,所以常常是不以為然。實際上,便秘可以當做身體的一麵鏡子,反映出身體的很多方麵的毛病。比如,大腸癌在初期時,有的病人就表現為便秘。另外,糖尿病、甲亢、電解質紊亂和自身免疫力方麵出現的問題都有可能衍生出便秘的症狀。所以,如果有長達3個月以上的便秘問題最好還是請醫生幫助診斷,排查是否有其他惡性病變才比較穩妥。

老年人便秘最大的危害是會造成他們心腦血管的額外負擔,使排便時發生心肌梗死、腦血管突發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而且,長期的便秘還容易誘發結腸癌、肝性腦病、早老性癡呆,很多便秘的病人對排便的心理壓力非常大,每天在廁所裏都像受苦刑一樣,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有醫學資料顯示,長期便秘病人的生活質量甚至還不如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同時,腸易激綜合征、腸梗阻造成的感染、腹痛也很容易找上門來。

吃瀉藥的種類適當要有變化

對付便秘,大家通常的做法就是吃點瀉藥。但是,吃瀉藥也有學問,胡亂或者大量地吃像通便靈等刺激性的瀉藥不僅會引起腹痛,而且,長期使用會成癮,不吃的時候仍然會便秘。再有,大腸會在這些藥物的刺激下出現色素沉著的大腸黑變病。從腸鏡裏觀察,整個大腸都變成黑色,還可能使腸壁的神經和肌肉組織損傷,導致息肉出現,成為大腸癌的一個危險因素。

因此,現在的醫生已經不太推薦病人使用刺激性的瀉藥,而像乳果糖類的滲透性瀉藥和有米糠等成分的容積性瀉藥越來越被看好,將在未來應用到臨床,給便秘病人以更多的保護。

年輕人應從生活習慣入手

年輕人要預防便秘困擾應和老人有所不同,因為他們的器官沒有萎縮、衰老等問題,所以,首先應該改變的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像每天隻喝很少量的水,運動量不夠和食用的纖維較少等都是引起便秘問題的誘因。

排便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由多種肌肉、神經參與的生理活動,女性可能由於盆腔疾病、抑鬱等都比男性的患病率高,所以,表現在便秘的患病率上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所以,年輕女性更應該關心自己的身體。定時排便、不要在有便意的時候因為工作太緊張而忽視這種身體的提醒,給自己的身體造成功能性的紊亂。

在排便時,應該不用看書等來打發時間,而應該專心地做好這一件事。平時多喝水,多攝入纖維素的食物。另外,一些心理方麵的問題也要學著自己克服或請專業人員幫助解決,像抑鬱、焦慮等都是便秘的誘因之一。還有,不管多忙,都要抽時間到戶外鍛煉一下身體,對防止便秘也大有益處。

別給寶寶種下病根

目前,便秘並不僅僅是成年人專有的疾病,便秘在兒童中的發病率也在逐漸增高。年輕父母為了寶寶的健康或是為自己省事,用一些藥物或開塞露等手段強製寶寶排便,這不但會讓孩子從心理上對排便有一些不正確的認識,而且還會使孩子的生理機能受到挫傷,造成排便動作的不協調,神經係統對排便反應的不正常,甚至使一些人在孩童時代結束後,仍然沒有養成正常的排便方式和習慣,導致長大後形成功能性便秘。所以,如果寶寶有便秘的問題,家長最好還是向醫生谘詢了解一下,不要用自己想當然的方式解決。

二、揉腹部有效治便秘

老年人便秘主要病因是腸蠕動功能降低,使腸內糞塊未能排到乙狀結腸部。長期服用瀉藥,使腸壁神經感受細胞的應激性降低。按順時針方向進行揉腹,也就是按照結腸位置走向進行按摩,通過按摩刺激增加結腸蠕動,使糞便到達直腸部,刺激腸壁神經感受細胞傳入大腦,產生便意。

揉腹的具體做法是:起床後排空小便,喝涼開水300~500毫升。站立,兩腳與肩同寬,身體放鬆,右手掌心放在右下腹部,左手掌心放在右手背上,從下腹部按摩上提至右季肋部,推向左季肋部,再向下按摩到左下腹部即可。沿順時針方向反複按摩30~50遍,按摩時無需壓力過大,隻需輕輕按摩即可。剛開始可能效果不大,隻要堅持此法,10天後均可見效。堅持每天做一次,30天後可完全達到自行正常排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