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鏈接:華爾街(1 / 3)

\/>

+$紐約市曼哈頓區南部從百老彙路延伸到東河的一條大街道的名字,全長不過1\/3英裏,寬僅11米,是英文“牆街”的音譯。街道狹窄而短,從百老彙到東河僅有7個街段。1792年荷蘭殖民者為抵禦英軍侵犯而建築一堵土牆,從東河(the East River)一直築到哈德遜河(the Hudson River),後沿牆形成了一條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後拆除了圍牆,“華爾街”的名字保留了下來,卻以“美國的金融中心”聞名於世。美國摩根(Morgan)財閥、洛克菲勒(Rockefeller)石油大王和杜邦(E.I.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財團等開設的銀行、保險、航運、鐵路等公司的經理處集中在這裏。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Stock Exchange)也在這裏。

華爾街的銅牛雕像一直是美國資本主義最為重要的象征之一,也是外來遊客必到的景點之一。這座銅牛塑像是由意大利藝術家狄摩迪卡設計的,銅牛身長近5米,重達6300公斤,無數前來觀光的遊客,都願與銅牛合影留念,並以撫摸銅牛的牛角來祈求好運。

唇亡齒寒:中國的“切膚之痛”

當美國經濟嚴重受挫,中國經濟也迅速下滑,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不管是哪一個經濟板塊有問題,其他板塊都會受到波及,正所謂唇亡則齒寒。

中國的切膚之痛主要表現在:

第一,次貸危機主要影響我國出口。2007年,由於美國和歐洲的進口需求疲軟,我國月度出口增長率已從2007年2月的51.6%下降至12月的21.7%。美國次貸危機造成我國出口增長率下降。中國外貿企業向美國企業追債的案例在2007年年末呈現上升趨勢,而美國的次貸危機則是“始作俑者”。

林國鈞是金華一家飾品生產企業的老板,在2005年的義烏小商品博覽會上認識在美國做批發生意的王偉。王偉回美國後,林國鈞在沒有簽訂正式合同的情況下開始向王發貨,並口頭約定到貨10天至1個月付款。

“剛開始,發貨之後總能及時彙款。”林國鈞說,幾次合作下來,覺得對方信譽很好,也就沒有想說簽正式合同,更沒有采用信用證等工具,僅憑傳真訂單來往。但從2006年聖誕節開始,彙款的速度明顯變慢了。

“今年4月份以後,彙款就沒有了。我打電話去問貨款的事情,他總說美國經濟不好,東西賣不動,要等產品賣完後才能付款。”這幾筆總價為32萬美元的貨款原來本來在8月份就應該結清的,可對方至今都沒有將款項付清。

林國鈞說,上個月他去美國,繞了半個地球去要錢,可對方說零售市場不景氣,錢收不回來,最終隻能空手而歸。

林國鈞無可奈何地說道:“利息、賠償金什麼的我也不指望了,把欠的32萬美元貨款給我就行了。”

同樣在2007年末遭遇美國企業欠債的,還有從事汽配出口的餘姚市林盛電器有限公司,其總經理潘登順告訴導報記者,美方欠了他70多萬美元,理由也是現在美國經濟不好,汽配產品賣不出去。

第二,金融危機讓我國麵臨嚴峻的就業壓力。

金融風暴的降薪裁員波及房地產、航空、石化、電力、IT、證券、金融、印刷等一係列行業。在降薪裁員潮襲來時,最無招架能力的是外出打工的中西部民工。民工輸出大省四川、安徽、河南等都不同程度出現了民工返鄉潮。大量的中小型加工企業的倒閉,也加劇了失業的嚴峻形勢。

11月1日,深圳市2009年度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雙向選擇大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400多家單位進駐“雙選會”現場,提供近2萬個就業崗位供畢業生挑選。當日進場應聘的人數超過了15萬人次,由於人數太多,華南理工大學營銷專業一位姓向的同學排了1個半小時的隊,才有機會把資料遞給中航集團的麵試人員。

2008成都冬季大型人才招聘會11月15日在新會展中心舉行,出人意料的是,這場四川今年冬季規模最大的一次招聘會臨時退展單位竟達到了62家,取消崗位約1620個,這是成都曆次大型招聘會上從未有過的現象。盡管如此,約6萬名求職者依然擠爆現場,麵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很多求職者搖頭直說“工作難找”。

2008年冬天,因為次貸危機而顯得格外寒冷。不僅高校畢業生就業麵臨巨大壓力,農民工掀起返鄉高潮,就連那些原本打算領完年終獎或雙薪然後跳槽的人,也紛紛選擇了“臥槽”。調查顯示,今年27.1%的人延遲了跳槽計劃,更有9.7%的人索性取消了跳槽計劃,取而代之的是“臥槽”在既定崗位,以避開金融海嘯的“風口浪尖”。因為他們的感受與畢業生是一樣的:工作太難找了。

第三,金融危機加大我國的金融風險和經濟風險。

目前擁有2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總量位居世界第一。這2萬億美元的外彙儲備中,有7000多億美元表現為美國的國債。在危機因素的作用之下,美國國債的收益率節節下降,目前已趨近於零。還有一些以公司債形式存在的外彙資產,由於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收益也呈現出不穩定的狀態,甚至出現了風險。

招商銀行公告,經統計,截至公告日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發行的債券敞口共計7000萬美元,其中,高級債券6000萬美元,次級債券1000萬美元。另一家可能受雷曼兄弟公司破產牽連的銀行則為中國銀行。9月15日,雷曼兄弟提交給紐約南區的美國聯邦破產法庭的文件顯示,中國銀行紐約分行在雷曼兄弟的無擔保債權人名單之列。

在發達國家經濟放緩、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美元持續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的情況下,國際資本加速流向我國尋找避風港,將加劇我國資本市場的風險。

第四,金融危機讓中國的實體經濟受挫過冬。2008年10月15日,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團旗下兩工廠倒閉。

外貿依存度:美國和中國,誰依靠誰

2005年,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上曾經發表一篇文章:《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其中描述了一個美國家庭抵製“中國製造”近一年後終於發現,“沒有中國產品的生活一團糟”。

內容大體如下:

自從2004年聖誕節後,一個美國家庭就幾乎不再使用標明“中國製造”的商品了。盡管他們會想到放棄使用中國產品非常困難,但為了抵製“中國製造”,他們還是這樣做了。

很快,他們碰到了第一個難題:兒子的網球鞋已經小得無法再穿了。平時,他們都是會購買中國的便宜貨。但這次,不得不到處奔波,最終用60美元買了一雙從意大利進口的運動鞋。幾周後,同樣的問題又發生在了小女兒身上……

在經曆了一年沒有中國貨的日子後,這家人很無奈地得出了一個結論——沒有中國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會越來越麻煩,而且代價會越來越大。從此,他們再也沒膽量嚐試過這種日子了。

讀上麵這篇文章之前,連身為中國人的我們都未必能想到美國人會對中國的產品有如此大的依賴。隨著國際貿易的日益發達,各國產品的貿易流通加強,且由於中國的商品價格非常低廉,受到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普通民眾的喜愛,中國商品在各國市場上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甚至像上麵文章說的,沒有“Made in China”,日子就會非常難過。

聖誕節,美國一家三口人互相贈送禮物。當大家一起興高采烈地打開禮物時,突然發現,這三個禮物有同一個特點,那就是“Made in China”。

這時,兒子很生氣地問道:“我們美國人都幹什麼去了?”

故事正好反映了美國的現實,也揭示了美國人的憂慮:他們太依賴中國了。然而,反過來說,中國又何嚐不對他們有巨大的依賴呢?

自從2001年12月,中國進入世貿組織後,對外貿易就進入了迅猛增長階段。尤其是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貿易政策的逐步放開,讓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逐漸加大。如概念所示,將進出口貿易額加在一起,除以GDP得到一個比例,這個比例就是外貿依存度。它可分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是出口額與GDP的比率,進口依存度是進口額與GDP的比率。現實統計中,人們往往更重視出口依存度,它比外留依存度更強調出口貿易對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而且可以避免進出口貿易值的重複計算。

據統計,到2005年,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已經高達63.9%,其中出口依存度為34.2%,進口依存度為29.7%。2001~2005年期間,中國的外貿依存度提高了約24個百分點。其中2003年和2004年是外貿依存度增加最快的時候,幾乎每年外貿依存度上升8~9個百分點。

透過這些數據,可以發現中國對外依賴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遠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水平,是世界上對外貿易依存度排名前幾位的國家。

另外,2007年,中國已成為美國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和第三大出口對象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美國市場在我國的出口市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相關專家證實,對美出口貿易的依存度(2001~2007年)7年平均為6.72%。可見,美國和中國在貿易上的緊密,已經不單純是誰更多地依賴誰,而是相互依存的。

中美貿易數字顯示,美國人2007年消費的9.2萬億元商品中,2900億是從中國進口的。盡管當時有人倡導要罷買中國貨,但絕大多數的學者認為,除非有沃爾瑪這樣的零售業巨頭配合,否則絕不可能成功。

因為,根據美國民間智庫經濟政策研究(EPI)的統計,沃爾瑪百貨公司僅2006年就從中國進口了267億美元的產品。而2001~2006年這6年間,沃爾瑪一家進口的來自中國的產品累計可達美國從中國進口總額的10%。

與此同時,中國通過與美國貿易,也獲得了巨額利潤。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2008年1月1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表明,2007年1~12月,中國同美國的雙邊貿易總值為3020.8億美元,增長15%。其中,中國從美國進口693.8億美元,出口2327.0億美元,順差1633.2億美元。

持續增長的數字,反映了中國對美國的強大依賴。不過,在彼此經濟相互支撐的局勢下,我們也要控製好對美國依賴的程度。因為,這次由美國開始傳播的金融危機,極大地影響了我國的經濟。此次金融危機中,由於美國消費的大幅下降,中國的許多出口產業都受到了影響。

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下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下降5%~6%。因為我國主要向美國出口消費品。如果美國經濟不景氣,那美國消費者勢必要在消費品方麵緊縮開支。接著,消費和進口需求的下降,必然導致對我國產品需求增長速度放慢。據海關統計,2008年1~11月,我國對美出口2330.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6%,增速回落了5.6個百分點,低於同期我國出口總體增速9.7個百分點。

該對美國有怎樣的依存度才合適,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的對外依存度呢?

實踐中,對這兩個問題還沒有普遍可以被接受的標準。因為,需要準確衡量中國的情況,還要根據整體的國際情況和國內形勢來考察。但現在中國正在努力減少該依存度,以避免此後再發生次貸危機類似的事件。總之,美國和中國,因國際貿易的存在,必然要依賴著對方,隻不過這種依賴程度會隨著時代發展和各國經濟的發展不斷變化。

人民幣升值:美國的經濟陰謀

2007年7月30日,在湖水蔚藍的青海湖畔,遊客們都看到這樣一幕:一群衣著講究的中國人和“老外”彎著腰,蹲在地上一一撿起散落在地上的啤酒罐和硬紙殼。

如何處理撿起來的啤酒罐?一位身材高大、頭戴棒球帽、身著藍白格襯衫、米色休閑褲和運動鞋的“老外”為大家做出示範:一腳將啤酒罐踩扁,再用硬紙殼托住運到垃圾桶裏。

這個做示範的“老外”就是代表美國與中國進行經濟戰略博弈的財長鮑爾森。不談彙率和貿易,鮑爾森帶著白宮官員一行人在盛夏7月來到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畔撿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