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生在三國(1 / 2)

昭武縣位於現在的甘肅省境內,毗鄰黃河的一個小縣城。

地兒不大但還算山青水秀的。縣城裏大約有著上萬戶的人口,百姓多以種糧、打漁為生。民風淳樸,常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之風。

昭武由於遠離武威、張掖等大城所以這裏的縣尉也樂得清閑。治下一片和諧都是些,百姓勤勞耕作,這裏又是風調雨順的,還沒有羌人來犯。算得上是一片世外桃源。

而且難得漢靈帝在公元168年征繳過羌人,讓羌人元氣大傷。這些年羌人一直沒有再來騷擾洗劫這些西部邊關小鎮。

“爹,聽剛從洛陽行商回來的張叔說,朝廷讓蔡邑在洛陽太學門前篆刻《六經》許多寒門士子都從各地趕去拜讀。?”

坐在門檻上的李誌若有所思的向正在整理貨物的父親李穆問道。

李穆聽到這個兒子居然直呼蔡大人的名字。當下是嚇的正在捆貨的手一抖。馬車上的貨全滾了下來。

機警地張望了一下四周。然後一把拽住李誌想給他一大耳瓜子。但是舉在半空中的手愣是遲遲沒有落下來。

看著這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月才從死裏逃生的兒子,李穆又是一副於心不忍的樣子,收起了舉在半空中的手,對李誌說道:“蔡邑,蔡大人的名號,豈是咱們這等販卒走夫所能掛在嘴邊的?”

自古就有士、農、工、商這麼一個階層。而我們作為商人就算再富有,那地位也是最低等的。作為後世人的李誌雖然清楚這些,但就是氣不過。就想扭正一下這個父親的思想。便沒心沒肺的說道。

“不就是一個名字麼?名字不就是一個代號麼?有什麼不能說的?他爸媽給他起的名字不就是讓人喊的麼?許他爸媽起,哦,還不許我們喊了?爹何必這麼緊張?”

這一連機關炮似的反問。更是嚇得李穆麵色如土。

李穆氣急敗壞搡了李治一把道:“你這瓜娃子,怎的不懂事?這蔡邑大人名滿天下,博學多識,精通詞賦音律。想拜與他們下的士子,沒有八千也有一萬。其實你這種小兒隨口褻瀆的?

你這話要是被一些士子聽到,還不舉官抓你砍頭以泄憤?誌兒以後不可再這般口無遮攔。小心惹下殺身之禍啊。

李誌看到李穆這個樣子,心中道,看來真的是到了三國,現在是公元175年。看來這些古人有些思想還是很封建的麼。額也不算封建,隻是這個時代人們的主流思想就是這樣。要想改變,幾乎和穿越這種事情的概率一樣。

“我以後會注意的,請父親大人莫要擔憂”李誌裝出有些害怕的表情低著頭說道。

看著兒子知錯就改。李穆原本提到嗓門眼的心,終於放到肚子裏了。摸了摸李誌的頭歎了口氣,又去整理他的貨物了。

說起李誌的父親李穆,其實也不容易,老婆在生李誌的時候,把李誌生下來的時候,大出血,接生婆也束手無策,李誌的老婆就這麼去了,李穆從小就是一把屎一把尿的又當爹又當媽的照顧著李誌。一個大男人著實的不容易。一個人既要照顧孩子,又要一個人行商。孩子從小就跟著自己走南闖北的。現在好不容易把他拉扯到10歲了卻因為一詞掏鳥的以外差點死去。李穆感到自己有點老了,有些力不從心了。

在給李誌取名子的時候,還想著以後能立大誌做大事。但現在卻是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找個媳婦,生一大堆娃,沒病沒災的過完這一生就好。

“李誌哥,李誌哥。。。。。。”這時候院子門口一個小孩子拿著一杆小鋼叉。縮頭縮腦躲在門口的小聲的喚著李誌。

“虎子”李誌根據這些日子從這具身體的原先主人那裏得到了些許零碎的記憶,知道這個小孩是村裏王獵戶家的兒子,叫王虎子,虎子和他父親一樣,是把打獵的好手,雖說弓箭沒有他父親那樣百步穿楊的神乎其技,但也能做到彈無虛發。而且在同齡人中力氣最大。每次李誌被欺負,都是這個比他小的虎子幫他打架。

李誌心中頓時大呼爽啊。終於可以出去轉轉了。自從上次穿越過來這個身體的原來主人李誌。竟然因為去樹上掏鳥,逃到一條小蛇,結果嚇得抱著書的那隻手一下子鬆開了樹,一下子從樹上摔下來。腦袋撞在了一塊大青石上,結果昏死過去。

說來也巧這時候閻王把他的魂魄打到了這幅軀體中。至今李誌還沒搞懂,這到底是在做夢呢?還是在做夢呢?好一整子瘋瘋癲癲的。嚇得李穆還以為摔壞了腦子,得了失心瘋。找遍了縣裏所有的大夫。都醫不出個所以然來。後來求神拜佛啥招都用。最後終於接受了現實的李誌在李穆最後一點希望快要破滅的時候終於正常了。不在去計較到底是在夢裏,還是在夢裏。即便是夢,也要好好去做。

在前世就喜歡看三國的李誌,一想到三國上的那些名將,叱吒戰場的樣子,不禁也有些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