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子是圓的
日本有個著名的法師為了寺院的事,前去拜訪一位董事。那位董事端出一杯茶招待法師,當時他突然發現杯子有個小小的缺口,於是很不好意思地說:“師父,很抱歉,這杯子缺了一角……”
法師問答:“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個杯子就是圓的。每個人都有缺點,若不去計較缺點,則每個人都是很好的人。”
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個杯子就是回的。每個人都有缺點,若不去計較缺點,則每個人都是很好的人。法師這句話看似普通,但話語中所蘊含的哲理,實在值得我們琢磨一輩子。
尊重是金錢買不到的
有位富翁十分有錢,但卻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為此苦惱不已,每日尋思如何才能得到眾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時,他看到街邊一個衣衫襤樓的乞丐,心想機會來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丟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幣。
誰知乞丐頭也不抬地仍是忙著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氣:“你眼睛瞎了?沒看到我給你的是金幣嗎?”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給不給是你的事,不高興可以要回去。”
富翁大怒,意氣用事起來,又丟了十個金幣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這次一定會趴著向自己道謝。卻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幾乎要跳了起來:“我給你十個金幣,你看清楚,我是有錢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個謝你都不會。”
乞丐懶洋洋地回答:“有錢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則是我的事,這是強求不來的。”
富翁急了:“那麼,我將我的財產的一半送給你,能不能請你尊重我呢?”
乞丐翻著一雙白眼看他:“給我一半財產,那我不是和你一樣有錢了嗎?為什麼要我尊重你。”
富翁更急起來道:“好,我將所有的財產都給你,這下你可願意尊重我了。”
乞丐大笑:“你將財產都給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憑什麼來尊重你。”
故事中的富翁有錢後,企須別人的肯定與尊重,而乞丐的頑強,則更是清楚地說明了金錢與尊重在許多時候是難以劃上等號的。富翁若能明了這一點,要受人尊重也就不難了。
誠實是金
一個非常有名的教授被聘為波士頓大學傳播係主任。
上課時他給學生講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話,剛說完就下課了。
課後,一名學生找到校長,說:“這段話我在一本雜誌上見過,教授沒有說明這段話的來源。”校長找到教授核實,教授當即提出辭職。盡管他不是不想說這段話的出處,而是因為鈴聲響了來不及說。
最後在其他老師的挽留之下,學校免去了這位教授的係主任職務。第二天一上課,這位教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學生們道歉。
誠實是我們做人的一條基本準則,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通行證。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用誠實與正直做基礎。否則,我們的心靈將永遠不會安寧,也不會享受到自我肯定的喜悅。
適度
在泰山腳下有一塊“三笑石”。傳說從前有三位百歲老翁,經常在這塊石頭前鍛煉身體,言古論今,個個神采奕奕,滿麵春風。有一天他們各自介紹了自己的養生長壽秘訣。
甲說:“飯前一盅酒。”
乙說:“飯後百步走。”
丙說:“老婆長得醜。”
三人哈哈大笑,“三笑石”從此得名。三位老翁的養生長壽秘訣十分簡單,卻頗耐人尋味。其實他們講的就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協調和適中。
“飯前一盅酒”講的是適量飲酒可以延年益壽;“天天多行走,能活九十九”,說明適量的步行可以長壽;“老婆長得醜”其語詼諧,意思是說,性生活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減,不可貪色過度。
恰到好處的適度,是身心健康的前提。凡事要適度,包括人一生中的方方麵麵,恰到好處的適度,能使人際關係和諧平衡。
勇敢
二戰期間,一位名叫伊莉莎白·康黎的女士在慶祝盟軍北非獲勝的那一天收到了國際部的一份電報,她的侄兒,她最愛的一個人死在戰場上了。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決定放棄工作,遠離家鄉,把自己永遠藏在孤獨和眼淚之中。正當她清理東西,準備辭職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封早年的信,那是她侄兒在她母親去世時寫給她的。信上這樣寫道:“我知道你會擠過去。我永遠不會忘記你曾教導我的:不論在哪裏,都要勇敢地麵對生活。我永遠記著你的微笑,像男子漢那樣,能夠承受一切的微笑。”
她把這封信讀了一遍又一遍,似乎他就在她身邊,一雙熾熱的眼睛望聲她:你為什麼不照你教導我的去做。
康黎打消了辭職的念頭,一再對自己說:我應該把悲痛藏在微笑下麵,繼續生活,因為事情已經是這樣了,我沒有能力改變它,但我有能力繼續生活下去。
人生是一張單程車票,一去無返。事情是這樣的,就不會那樣。藏在痛苦泥潭裏不能自控,隻會與快樂無緣。告別痛苦的手得由你自己來揮動,享受今天盛開的玫瑰的捷徑隻有一條:堅決與過去分手。
母親的珠寶
在幾百年前的羅馬城,兩個孩子正在清晨的陽光下快樂地玩耍,他們的母親康妮黎亞過來對他們說:“親愛的孩子,今天有一位富有的朋友要來我們家做客,她還會向我們展示她的珠寶。”
下午,那個富有的朋友來了。金環在她手臂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手指上的戒指閃閃發光,脖子上掛著金項鏈,發髻上的珍珠飾品則發出柔和的光。
弟弟感歎地對哥哥說:“她看起來如此高貴,我從沒有見過這麼漂亮的人。”
哥哥說:“是的,我也這樣覺得!”
他們羨慕地看著客人,又看看自己的母親。母親隻穿了一件樸素的外套,身上沒有任何珍貴的飾品。但是她和善的笑容卻照亮了她的臉龐,遠勝於任何寶石的光芒。她金棕色的頭發編成了一條長長的辮子,盤繞在頭上像是一頂皇冠。
“你們想看看我其它的珠寶嗎?”富有的女人問。
她的仆人拿來一隻盒子並放到桌上。這位女士打開盒子,裏頭有成堆的像血一樣紅的紅寶石,像天一樣藍的藍寶石,像海一樣碧綠的翡翠,像陽光一樣耀眼的鑽石。
這對兄弟呆呆地看著這些珠寶:“要是我們的母親能夠有這些東西該多好啊!”
客人炫耀完自己的珠寶之後,自滿而又憐憫地說:“告訴我,康妮黎亞,你真的這麼窮嗎?什麼珠寶都沒有嗎?”
康妮黎亞坦然地笑道:“不,我當然有珠寶,我的珠寶比你的更貴重。”
客人睜大了眼睛:“是嗎?快拿出來讓我看看吧!”
母親把兩個男孩拉到自己的身邊,她微笑著說:“他們就是我的珠寶。難道他們不比你的珠寶更貴重嗎?”
這兩個男孩,特貝瑞斯和卡爾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母親當時臉上驕傲的表情以及深深的愛意。數年後,他們成為羅馬偉大的政治家,但他們仍然常常憶起當年的這一幕。
孩子是母親最珍貴珍寶,是母親最引以為驕傲的珍寶。
這種親情是世界上其它任何東西所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