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王玄燁為救迎州百姓,禦風前往先天觀,想要求玄真子出手,祈來一場甘霖,普度眾生。誰知道隻見到了玄真子大徒弟張靜塵,於是兩人便在見素軒談起了求雨之事。
卻說張靜塵聽完了王準所言,麵露幾分難色,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道兄既然已經入得地仙之境,想必也知道我等地仙,除非有什麼法寶異術,可以呼風喚雨,否則單憑自身法力,至多隻能用些搬運之法,在方圓十多裏內降些毛毛雨罷了,要想解除一州之厄,恐怕力有不及啊。”
王準聽了直皺眉,問到:“聽道兄所言,想必也不會那求雨之法了,這可如何是好?”
張靜塵應聲答是,並道:“不怪道友不知,不止我先天觀,人間門派中,除了龍虎山正一教和茅山上清派外,沒有一派有在地仙時就有那求雨之法的。”
王準有些糊塗,道:“這是為何?“
張靜塵嘴角一彎,略帶了幾分嘲諷之色,道:“那龍虎山正一教上有祖師爺在天庭為官,下有人皇供奉。若要求雨,隻需寫一封文書,求人皇蓋上三皇治世印,傳到祖師爺那,張天師自會求見玉皇大天尊以求降雨。茅山上清派有上清靈寶道尊嫡傳的五雷天罡正法,區別於一切五雷法。若是設壇作法,隻需念動真言,燒了文檄,便可直接傳到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府上。那天尊是靈寶祖師再傳弟子,況且截教弟子在天庭為官無數,怎麼也要給幾分薄麵。隻要不是大天尊親口發話不得降雨,這求雨之事十次有九次能成。其他門派,在天庭哪有這兩派這般瓷實的關係,故而求不了甘霖下降。”
王準眉頭一皺,說道:“不過是降雨小事,還得驚動玉皇大天尊,那大天尊該得有多忙啊!”
張靜塵打趣道:“倒也不是所有降雨之事都需的驚動大天尊。譬如道友若是有太乙上仙的法力,移山倒海隻在反掌之間。到那時隻需要借來南海之水,別說是降雨,隻要道友不怕被天兵神將捉住,在斬仙台上受那一刀,便是要水淹南瞻部洲也無所謂。”
接著又道:“這降雨之事關係到天庭權威,所以不得不慎重。其實平日裏,天地運轉之間自有法度,並不需要天庭時時插手。頂多不過是著四方龍神,各地水伯在權限之內稍加調理,也就是了,沒什麼人追究。除非是上天特意降旨,方須得風雲雷雨四司會同龍王下雨,這才是重中之重,關係到天庭威嚴,諸神不得有違。想當年涇河龍王不知道得罪了哪路神仙,被人設局陷害,玉帝明令他降雨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結果他腦子一糊塗,隻降了三尺零四十點。如果玉帝不知道也就罷了,不過是少了三寸八點,又沒什麼大礙。偏生又被人捅到了玉帝處。結果他掃了玉帝顏麵,玉帝就要了他的命,叫他剮龍台上挨了一刀。可惜了八河都總管,司雨大龍神,就這般化作泡影了。”
王準耐心聽他講完,若有所思,說道:“如此說來,便是沒能修的五雷天罡之法,若是能打通龍神關節,也能求來雨水?”
“不錯,”張靜塵答道。“不過若想要接濟迎州一州,尋常龍神水伯恐怕力有不逮,須得要越江正位龍神才可。那越江水神廣元君雖然還隻是虯龍,未能修成五爪真龍,隻有地仙修為。不過他母親乃是水德星君魯雄門下水靈仙子,與天界各位星君交好,著實不可小看。”
王準急道:“那道兄可認得這位龍神,若是我們想要求得降雨,須得如何去做?”
張靜塵難道:“不是我不相幫,實在是我與那龍神隻有一麵之緣,還是跟隨師傅去水府做客見過一麵,實在不熟。若是師傅在就好了,他和那龍神一向交好,想來若是由他出麵協調降雨之事應該不難。”
王準這才問道:“先前小弟求問玄真道長行蹤,真明童子似乎戒心甚重,可是有什麼不好說的。”
張靜塵遲疑一下,說道:“若是別人問起,我定要說師傅在後山閉關參悟大道;不過既然是道友問起,那我也就實說了。實不相瞞,前些日子師傅自感功行圓滿,要渡那三災。因為準備連渡風火二劫,恐怕外道前來阻擾,到時無暇分身應付。於是一個月前就出門前往西京太華山找我師伯玄通子借本門秘傳至寶八卦紫綬仙衣,以渡惡劫。現下真不在觀中。”
“那道長何時返回?”
“這渡劫之事,難以言明。少則一個月,最多也不會超過三個月,道友不如先在我觀中住下,稍待幾日,或許要不了幾天師傅就回來了。“
王準苦笑:“我出門時對我那郡守舅舅說過至多三日便回,哪能等上幾個月。何況若是玄真道長兩個月後才回來,萬民恐怕就要背井離鄉,飽受遷波之苦了。不若張道兄先跟我下山走一朝,先見見龍王,若是真的請不了龍神降雨,再回來等玄真道長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