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眼前這拌野菜清口酸爽,吃也不易發胖,崔母動了幾筷子,聽兒子媳婦說話,插話一句,“這麼說,那吐蕃公主對野菜宴沒什麼意見?也沒動怒?”
趙玲瓏搖搖頭。
崔母點頭,又有點感慨,“她已然出嫁,如今重回吐蕃,是為共修兩國之好,若是能體諒民生,那是最好不過。你一貫心善,此番也是用心良苦。”
說起民生,又提起渝州城外湧進來的流民乞丐,崔家早前做善事曾起了一座濟堂,暫時收留這些人。
崔母在家閑地繡花,聽聞此事後出錢出力,整個人撲在上麵,竟也有了幾分利落做事的掌櫃派頭。
婆媳和樂,崔昫並不打擾,偶有詢問意見的時候,才提出幾句關鍵指點。
這一晚,便在一家人閑話中度過。
臨到歇了,楊媽媽給崔母梳著長發,見夫人心情不錯,提到成都府,“是府裏的眼線傳來的。說是秋姨娘正月診出了喜脈,一直忍著不說,直到聖上設宴招待成都官宦女眷時,暴了出來。”
也是秋姨娘算錯招數。
那樣的大宴,端上桌案的葷腥有幾樣是熱著的。隻怕脂膏油膩,叫人不快。
正是懷孕初期,眼看那些,還能不犯嘔吐。
同宴席多少人想要討好崔家,眼睛盯著秋姨娘。甫一見她麵色有異,還以為食物有毒,頓時喊嚷出來。
聖上一路南下蜀中驚懼,隻怕受了驚嚇。
崔母冷哼一聲,放下手中簿子,“她要嚇死了吧。聖上設宴,崔家如今又是風口浪尖上,因為一個妾室出了這樣的烏龍,真是滑稽。”
她沉思片刻,想起今日席間的談話,回頭看楊媽媽,“今日玲瓏招待吐蕃公主拉攏的事情,你尋人傳給那邊。他妾室做的孽,卻要我的兒媳婦收場,想想都惱火。”
“記得告訴他,玲瓏做了大功,若是沒一個好說法,小心我叫他好看!”
楊媽媽應聲。
\/
崔母原是想著成都那邊送些金銀珠寶,珍奇器皿,且看他們心意。
不想這心意一拖就是二個月後,一直到吐蕃使節隊伍議和成功,已經折返的消息傳來,才老牛爬山一般送到渝州城。
心意送來的當日,崔母砸碎了一整套官窯出土的青瓷仙人茶具。
送走天使[天使:皇宮使節],趙玲瓏扶著酸軟的腰肢,又靠回在矮榻上,“聖上真是有興致,已然是逃亡,卻還想著享樂。”還發明旨,要她這個趙家菜的掌勺,前往成都府獻菜。
獻菜也是會挑時候。
她大著肚子,難不成騎馬出奔?
這想著,聽聞外間有憤憤腳步聲,趙玲瓏尋聲看去,就見婆母惱著一張臉,衝了進來。
真的是衝進來的!
趙玲瓏聽她顧不上歇,劈裏啪啦地一段,這才明白原委。
原是公爹給討得恩賞呀。
也是,舉凡民間人士,哪一個不是盼著能在聖上麵前走一遭,說出來是光耀祖宗三輩的事情。
可...她好奇發問:“公爹難道不知我如今已是身懷六甲?”
廳中一靜,崔昫和崔母對視一眼,俱是搖頭。
趙玲瓏:......
多大仇呀!
她無力扶額,為這一樁‘恩典’發愁。
正想對策,就聞外間再次傳來腳步聲。
趙父朗笑傳來,中氣十足地喊道:“玲瓏呀,真是咱趙家祖墳上冒青煙了!誰曾想我趙明生還有這一天。啊~哈哈哈哈哈哈.....”
趙玲瓏:......我覺得這事兒和趙家祖墳真的沒什麼關係。
\/
被趙母訓了一頓,趙父老老實實,沉默地端著一盞奶茶喝著。
對首女婿崔昫也是沉默,老神在在地喝著奶茶。
因為他們插不上嘴
有道是三個女人一台戲。
他們隻留耳朵聽就好,決策什麼的,跟他們沒啥關係。
崔母拍案決定,“玲瓏願意,那咱們就走。大不了走得慢些,想來聖上也能體諒我等婦人。”
趙母已然擦淨臉上淚水,聽親家這樣說,有見女兒也是興致盎然,慢慢點頭,“要走必得做好準備。玲瓏已經六個月身孕,路上慢些,也不受苦。”
聽到這裏,崔昫停下動作,思索要做些什麼:造大車,加固加厚輪軸等等,越想越多,索性起身出去吩咐。
趙父也閑不住,這可是響應君王!
他得回去開祠堂進香,交辦庶務,是不是把刀再好好磨一磨?還是直接重新打一把更氣派的?萬一聖上想要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