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距昆明650千米,經楚雄、大理到麗江。麗江城位於巍峨的玉龍山麓,滾滾金沙江(長江上遊河段的名稱,古名麗水)畔,它美麗而富饒,又在長江第一灣的懷抱之中,故名麗江。
麗江地區有100多萬勤勞善良的漢、納西、彝、倮僳、普米、藏、白、傣、苗、壯等11個民族。在這2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聖潔的雪山、有獨具一格的古城一大研鎮、洶湧的大江、險峻的峽穀、茂密的森林,還有清澈的湖泊、寬闊的壩子、風格獨特的壁畫等等。麗江以其秀麗的風光,古老的文化,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旅遊者。
古老的麗江城
麗江古城一一大研鎮,俗稱舊城,與新城一橋相隔。它西靠獅子山,北依象山,東南是一片遼闊的田野。麗江古城宋元時期已初具規模,明代比較繁華,並延續至令,已有800多年曆史。城中溪水穿街過巷,形狀很像一方碧玉大硯。古代研、碩同義,所以古代稱為“大研”。這裏年均氣溫12.6尤,海拔2410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大研古城與一般古城風格不盡相同,既為城,卻一無城門,二無城牆。這是古城的第一個特點。為什麼麗江古城不築城牆呢?據說,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忌諱給“木”字加上方框,因為“木”加上方框就變成“困”字了,所以避而不築城牆。
大研古城在城址選擇上是很科學的,它西枕獅子山、北依象山、金虹山。三座山擋住了西北寒風的侵襲,而麵向東南方向則為平川沃野,可迎朝陽,接東風,南來的氣流帶走了6、7月份的熱氣,這樣,使古城冬暖夏涼。所以人們說這是古城的第二大特點。
古城的中心稱為四方街,是成排的店鋪圍成的方形廣場似的街麵,麵積約4000平方千米。據說是模擬“知府大印”的形狀修建的,攀征“權鎮四方”。四方街西側為西河,東側為中河。西河高於中河,且高出街麵,因此,可以用西河水衝洗街麵,這也是世界上罕見的奇觀。四方街街道不求平直,依山而建,主街道兩側又有數十條小巷,相互交織,形若蛛絲網,四通八達。街巷路麵由紅色角礫岩石板鋪成,花紋斑駁,分外雅致。
大研古城北高南低,玉泉水分成三股,滾滾流人城內大街小巷,形成水網,密布全城,形成“城依水存,水隨城在”。據統計,在古城的水網上,有大大小小的橋梁354座,因此大研鎮又有“橋城”之稱。有人形容古城是“家家溪水繞戶轉,戶戶垂楊賽江南。”古城充溢著“雪山、綠地、小橋、流水、納西人家”的詩情畫意。古城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正是這一特點,古城被譽為“高原姑蘇”、“東方的威尼斯”。
古城民居也很有特色,它吸收了漢、白、藏等民族建築的優點,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民居全是土木結構瓦屋樓房,一般為兩層,也有三層的。形式多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門樓、照壁、外廊、天井、梁枋等講究裝飾,特別是門窗格扇均雕飾各種精美圖案。家家戶戶院內種花植木,河旁垂柳依依,景致勝過江南的美麗。
與參觀古城風貌並重的,還有民俗文化,除這裏的小橋流水、街巷集市、院落民居、民風習俗,本身就是豐富的民族文化現象外,還有東巴文化和納西古樂。東巴文化處處存在,如許多民居的門聯並列有漢字和東巴文,即表意又表形;而一些店鋪的匾額幹脆寫著東巴、漢、英三種文字,說明此地對外來文化兼收並蓄的特點。家家墨香,戶戶紙滿,既有工整的漢字書法,又有形象的東巴字畫,說明納西人嗜文善墨的傳統;此外,“納西古樂”更具特色,它是至今在麗江流行的兩套大型古典樂曲。一是《白沙細樂》,一是《洞經音樂》。從中原流傳過來並積澱在麗江的《白沙細樂》與道家的《洞經音樂》結合,而形成的納西古樂,真是文化史上的一個奇跡。如果旅遊者能聽一曲從小巷深處傳出的納西古樂,就像聽到了1000多年前的唐人之音、宋人之韻,其音韻美極了。
麗江古城,從宋末元初始建以來,已有800多年的曆史了。是“南方絲綢之路”及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它是以世界上惟一“著”的象形文字一一東巴文為精髓的納西民族文化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和世界文化不可多得的遺產。1997年12月4日,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正式批準,麗江古城被列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城西北,距縣城15千米,南北延綿近50千米,東西寬約13千米,整座雪山由13峰組成,峰峰終年積雪不化,好似玉柱擎天,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世界上北半球緯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
玉龍雪山是納西人心中的聖山,是納西人世代流傳的民族大英雄和保護神“三朵”的化身,有許多歌頌這位英雄的神話和傳說。雪山由此有了神聖的含義,清初《天下名山誌》一書將它列為天下名山之一。旅行家徐霞客讚揚為:“見玉龍獨掛川前,漾蕩眾壑,領契諸勝。”
巍哦壯麗的玉龍雪山,隨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陰晴雲雨的變化,景觀也變幻無常。即是在同一季節裏,從海拔1800米的金沙江河穀到海拔5596米的扇子陡主峰,分布著從亞熱帶到寒帶植物群,如果坐纜車遊覽,從山下到山上,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草樹木,蘭花、野生牡丹、雪蓮,品種繁多;高大喬木有雲南鬆、雪鬆、冷杉、刺栗、麻栗等。每到春末夏初,山上山下,百花爭豔,姹紫嫣紅。有人形容說,晴空下的玉龍雪山,像一位雍榮華貴的白雪公主穿上了綠色的印花裙子,美麗極了。
乘索道纜車,上玉龍雪山看冰川,對旅遊者來說,卻是一大樂事。冰川近在咫尺,冰川上麵潔白的冰柱一根根豎立著,直刺蒼穹,形似冰林。層層疊疊的冰林,呈現出淡淡的綠色,即潔白中微帶綠色,晶瑩剔透,這就是玉,龍雪山著名的“綠雪奇峰”景觀。據冰川學家考察,這冰川已有8:多年的曆史,是典型的海洋性冰川。主峰扇子陡儼如一幅天然的國畫。這幅畫卷具有千變萬化的功能,時而雲纏霧繞,時隱時露,時而晴空之下白雪耀眼,顯出“白雪無古今,乾坤失曉昏”的光輝。早晨,霞光映染雪峰,白雪呈緋紅色彩,冰晶在朝霞中閃爍;傍晚,太陽的餘輝讓雪峰披上紅紗,雲朵帶著晚霞,迎來銀灰色的月光和恬靜雪山夜晚。
在扇子陡半山腰上,有一個高山革甸子,因為四周有天然雲杉、冷杉林圍護,所以,人們稱它“雲杉坪”,這裏芳草如茵,牛羊成群的高山放牧場,很有“風吹草母見牛羊”的風情。雲杉和冷杉都是筆直如箭,直射蒼穹,樹枝上瓢掛著一綹綹“樹胡子”,就像耄耋老翁的胡須,又長又白。這裏一切都顯得那麼自然、寧靜,無人幹擾,如腐木上的青苔,倒掛的枯枝,地上的落葉,花的開放與凋謝,更顯示出一種亙古的寧靜。正因為這裏的美麗、神奇、寧靜、純潔,千百年來,納西人稱它為理想的“玉龍第三國”,被視為聖潔的地方。
雲杉坪有索道纜車可通。海拔在3100米左右,範圍在0.5平方千米,是玉龍雪山上的又一處佳境,很值得一遊。
幹海子,則是玉龍雪山的另一佳境。它是位於玉龍雪山東麵的一個開闊草甸子,全長4千米,寬1.5千米,海拔2900米。這是一個三麵環山的高原草甸,是一個天然大牧場,每年春天,草木複蘇的時候,附近的藏族、彝族、納西族牧民,帶著氈篷,趕著犛牛、羊群、黃牛來草甸放牧。春夏秋三季,牛羊在歡快而甜美的牧歌聲中,啃吃著嫩草,長得膘肥體壯。城裏人到草甸踏青,采摘棠栗花、薺菜、牛肝菌、雞樅、幹巴菌、鬆茸,到處歡聲笑語,給幹海子帶來了活力。
幹海子除了自身的環境優美外,也是觀賞玉龍山風光的好地方。晴朗的夏天,驕陽當頂,雪山主峰扇子陡東側,有一片被植物映得微帶綠色的冰川、冰塔林、冰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有時還能看到壯麗的雪崩景象,隻見山上的冰雪突然崩落而下,轟隆隆的巨大聲音,伴隨漫天飛舞的雪花,有人喊叫著:“雪崩了!快看雪崩呀!”冬天看雪山,13峰,峰峰皆白,逶迤蜿蜒,猶如一條騰空而起的白龍,欲躍人奔騰的金沙江,稱為白龍躍江。
從幹海子乘纜車,可達高山滑雪場。滑雪場位於主峰扇子陡的東坡,海拔4500米以上,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500米,是世界上最溫暖的滑雪場,是我國一年內滑雪時間最長的滑雪場。
白水河和黑水河,可以說是玉龍雪山上的又一道景觀。從幹海子到雲杉坪之間,有一條幽深的山穀,林林密布,溪水長流,這溪水彙聚成河,就是白水河。這河裏的水好似白色的,這是因為,河床和台地都是由白色大理石組成的,河水仿佛也成了白色,故名白水河。白水河的水來源於4500米雪線以上的冰川原融水,清冽冰涼,無汙染,是天然的冰鎮飲料。白水河流過公路橋不遠,便與雪山上流下來的另一條河水交彙,這條河的水看起來是黑色的,故名黑水河。黑水河之所以水黑,是因為河床上黑石頭多,水的顏色就顯黑色了。黑水河與白水河相彙,卻因河床卵石顏色各異,而顯出對稱的黑白二色,這也是一大奇觀。納西族的東巴經有以黑白來詮釋世間萬物、陰陽的對立統一,有學者說是來源於黑白水河這一自然現象啟示,看來是不無道理的。
在白水河右岸的台地上,建有停車場、旅館、飯店和娛樂場所可供遊人享用。這裏也是上雲杉坪纜車的起點。
玉泉公園
玉泉公園,又叫黑龍潭,位於麗江城北象山山麓。因從象山的“象鼻子”下,清泉湧流彙成一潭碧波,色碧如玉,故名玉泉。清乾隆二年(1737年),納西族人民在這裏建起了“玉泉龍王廟”,乾隆皇帝題封“玉泉龍神”的封號,從此名傳海內。泉水流入麗江城中穿街過巷,在古城內形成一道獨特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