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兒子,一個是大伯許振興和自己的父親許明華。
大伯許振興隻生了一個兒子,許雄。
許雄和自己的媳婦魏英生下了一個兒子許勝。
許明華生下不久後爺爺就因事故去世了。
因此,許知夏的奶奶很不喜歡徐明華。
許老太在許明華16歲時就去了,把家裏的財產全部留給了大伯許振興。
16歲的許明華就自己出去奮鬥,在鎮上搞了幾年的木工,認識了自己的大舅子。
這才和張念認識結婚,把自己攢的錢起了如今住的這個房子。
許知夏的父母婚後不久便有了二女一男
一家雖然經濟上不寬裕,但孩子們懂事,夫妻感情也深厚。
許明華勤勞肯幹,張念操持家務,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
一家三口的日子雖說過的緊巴巴,但也溫馨和睦。
大伯許振興一家,仗著許老太留下的財產,日子過得還算寬裕。
平時看到自己家也裝作沒看見,生怕找他們借錢。
這種僵硬的關係,一直持續了許多年,直到許知夏長大了,才終於發生了改變。
隨著時間的流逝,許覺春和許知夏出落得越發標致。
許覺春和許知夏兩個人生得都很美。
許覺春的美偏清淡,如同一朵素雅的百合,清新脫俗,不施粉黛卻自有一番動人的風韻。
而許知夏的美則比較明豔,恰似一朵盛開的玫瑰,嬌豔欲滴,讓人一眼望去便難以忘懷。
趙菊中起了心思,想把許知夏姐妹倆介紹給自己娘家那些還沒娶媳婦的人。
她盤算著,要是這事能成,自己在娘家那邊也能落個好名聲,說不定還能得到點好處。
於是,趙菊開始頻繁地往許知夏家跑。
假惺惺地關心著姐妹倆的近況,話裏話外都在暗示著要給她們介紹對象。
一開始張念還沒察覺到的意圖,隻是覺得趙菊突然變得熱情有些奇怪。
可時間一長,張念就發現了不對勁。
明白了趙菊的盤算。
李念氣不打一處來,直接就拒絕了趙菊的“好意”,還警告大伯別打這種歪主意。
“我女兒的婚事他們自己做主,我不會插手,你走吧。”
趙菊被張念當麵拒絕,覺得臉上無光,心裏更是惱羞成怒。
在村裏到處散播謠言,說許知夏姐妹倆不知好歹,眼光高,以後肯定嫁不出去。
於是兩家又鬧掰了。
許知夏一家對大伯的所作所為感到無比憤怒和失望,而大伯一家也因為自己的陰謀沒得逞而心懷怨恨。
但他們不知道從哪聽說許夏辰在學校的成績非常好,以後是個狀元。
這個消息在村裏不脛而走,大伯一家聽到後,心裏又打起了小算盤。
大伯心想,如果許夏辰將來真的能成為狀元,那許家可就飛黃騰達了。
又開始後悔之前與許知夏一家鬧掰,想著是不是應該緩和關係,以便日後能沾沾光。
大伯母則在一旁煽風點火,說:“咱們得趕緊去討好討好他們,不然以後許夏辰出息了,可沒咱們的好處。”
於是,大伯一家厚著臉皮再次來到許知夏家,臉上堆滿了虛偽的笑容,嘴裏說著一些討好的話。
許明華直接把大伯拒之門外,說道:“當初你那樣對我們,現在看到夏辰有出息了又來巴結,我們不歡迎你!”
大伯吃了閉門羹,卻不甘心就此放棄。
他在村裏到處宣揚自己和許知夏家的關係有多好,還說自己一直都很關心許夏辰的學業。
村裏那些看笑話的人太多了,許明華懶得再辯解,隻是過好自己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