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生寶寶,確實需要你小心又謹慎(1)(1 / 3)

這一階段,你的責任很“簡單”

——小心謹慎地照顧寶寶,

幫他或她平安度過“人之初”。

新生寶寶的6個必經“大事件”

幾招看出新生寶寶是否健康

寶寶咳嗽幾聲不代表得了什麼肺炎,打個小噴嚏不一定就是感冒了。你完全沒必要因為這些就把自己弄得一驚一乍的。來來,衝杯綠茶放鬆點兒。如果寶寶以下幾個方麵都“達標”的話,小家夥就是健康的!

足月出生的寶寶,出生體重在2500克~4000克之間。

身長46~53cm,頭圍33~38cm。

清理完口鼻腔的粘液,寶寶應在1分鍾內“放聲大哭”。

腹式呼吸,呼吸頻率約40~60次/分鍾,心率約120~140次/分鍾。

寶寶一天要睡20個小時,大約有3小時深睡不醒。

皮膚紅潤有彈性,皮下脂肪較豐富,腹部皮膚隱約可見少許靜脈。

表皮覆有一層細軟的胎毛(幾星期內會自動消失)和白色的、奶酪樣的皮脂。

麵部的胎毛已基本消失,肩背部有少許胎毛,頭發細軟如絲,並且根根分開。

兩手緊緊握拳,俯臥位時能抬頭1~2秒,有反射性的匍匐動作。

扶寶寶直立時,雙下肢稍能負重,有“踏步反射”及“立足反射”出現。

女寶寶的乳腺已發育,乳暈已著色,能摸到直徑約1CM的乳核結節,大陰唇可完全覆蓋住小陰唇和陰蒂。

男寶寶的陰囊出現色素沉著,有明顯的皺褶形成,雙側睾丸已降至陰囊內。

眼睛對光敏感,喜歡觀察父母的臉形,2周之內能區別是媽媽還是爸爸。

聽覺相當靈敏,對媽媽發出的聲音表現出親切感和安全感,換成爸爸則暫時無效。

嗅覺中樞及末梢發育成熟,聞到乳香會積極地尋找乳頭。

味覺發育完善,能區別不同濃度的糖水且對微甜的食物表示愉快,絕對“唾棄”檸檬汁。

觸覺高度靈敏,尤其在眼睛、前額、口周、手掌、足底等部位格外敏感。

幾種特殊的生理狀態:(1)黃疽。(2)假月經。(3)乳腺增大和泌乳現象。

寶寶有個“身材黃金比例”

啊哈~~~原來寶寶是個“4頭身”,很comic啊,非常Q的比例嘛。

很好很正常,也很健康!

那接下來的內容就讓我們從頭到腳——講解撫育新生寶寶的要領,讓你不需勞神費力就能一看便知,踏踏實實當個“懶媽媽”。

巧用植物油除胎垢

寶寶剛出生時皮膚的表麵被一層油脂包裹著,這層油脂呈現出黃白色,是皮膚和上皮細胞的分泌物,俗稱“胎垢”,也叫“乳痂”。

老觀念認為去除胎垢容易讓寶寶生病,事實上這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

胎垢會隨著時間聚積起來,混合頭皮的脂溢性分泌物和灰塵慢慢地結成一層“硬痂”,好像給寶寶戴了一頂很不舒服的帽子,雖然不痛不癢,但很不衛生,所以一定要去除。

懶技大公開——用“武力”,解決不來!

清潔小臉蛋,需要按順序

你不僅要隨時抹淨寶寶下頦和頸部上的口水和奶漬,別讓它們“淹著”嬌嫩的皮膚。而且還要養成給寶寶每天一早一晚清洗小臉蛋的衛生習慣。

“懶技”大公開——如何洗得幹淨又徹底?

你需要準備這些工具:

還需要按照正確順序:

一點水蒸氣,清理小鼻腔

寶寶鼻腔裏經常有一些分泌物需清理,嬌嫩的鼻腔萬萬不可直接伸出你的“五爪章魚”掏出來。收回你的“章魚”吧,要先分清楚分泌物的類型,然後再出招!

清理鼻腔,首先要防止寶寶亂動,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口腔護理一點就通

寶寶沒有長牙呢,需要口腔護理麼?你一定會狐疑著提出這個問題。

接著腦子裏出現一幅畫麵——寶寶握著牙刷和牙膏問:“媽媽,我不知道該刷什麼呀?”哈哈,這可太有趣啦!

寶寶當然不需要用到這些嘍!

其實寶寶的口腔護理非常簡單,原因就在於寶寶還沒長出牙齒。

你隻需要喂過奶之後給寶寶喝點溫開水,讓寶寶“漱漱口”就可以保持口腔衛生了。這個溫開水也不必是甜的。

如果還是不放心,那麼可以用紗布蘸溫開水,輕輕擦拭寶寶的牙床。

這個操作需要注意的是用力不能大!

我們知道寶寶的口腔黏膜非常脆弱和嬌嫩,大力擦拭有造成口腔上皮破損的危險。口腔黏膜有破損,將會引起寶寶口腔感染。

處理口腔感染真是麻煩套麻煩,一個是治療和痊愈的過程比較繁瑣,另一個就是因為疼痛讓寶寶喝奶受幹擾,接著什麼影響營養供給、身體發育之類的問題全部跟上……

隻要注意些,那就沒事嘛!

指甲剪掉,小手小腳不受傷

正如你所看到的,寶寶的小手老是抓來抓去的,指甲雖然又小又軟,但和吹彈可破的皮膚相比,還是很“鋒利”,一不小心就會傷到自己。

所以你需要給寶寶剪指甲,而不是把兩隻小手包起來或戴上手套!那真是非常無聊的做法,那樣做將影響到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育的。

OK,好好看看下麵的動作分解圖,別再因“我不會給寶寶剪指甲”而頭痛啦。

如果不慎傷了寶寶,你需要立刻用消毒紗布或棉球止血,隨後塗抹薄薄的一層消炎藥膏就行了。

照顧小PP,男女各有別

既然有性別之分,寶寶當然有別嘍!

唯一相同的是,寶寶的小PP非常嬌嫩,幹淨衛生才舒適,不應受到尿漬、糞漬的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