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12~24個月,幾個需要自己來的“第一次”(1)(2 / 3)

15個月左右——閑庭信步

大約90%的孩子能夠走得比較熟練,喜歡邊走邊推或拉著玩具玩。

如此看來,寶寶滿10個月之前是不能使用學步車的,而且寶寶對學步車的適應能力也是因人而異的,使用學步車有利有弊:

好處:

是使用方便的學步工具

幫助寶寶克服膽怯

不宜摔跤

減輕媽媽的負擔

弊端:

活動空間受限

經曆不了摔跤的鍛煉

容易長成“羅圈腿”

身體協調性不好

對比後決定購買學步車,可別撿便宜的來喔,一定要買正規廠家的產品!把寶寶放進車裏之後,父母還是要在旁陪護的,避免寶寶撞傷或者接觸到電源等危險物體。

開襠褲,拜拜啦

懶技大公開——過度開襠褲的竅門

一下子就把開襠褲換成閉襠長褲,寶寶肯定難以習慣,不是尿在褲襠裏就是根本不穿。從夏季開始吧,先把開襠褲換成閉襠短褲,養成寶寶脫褲子大小便的習慣,入秋入冬穿閉襠長褲自然沒問題嘍!

第一次自己大小便

寶寶自己大小便不僅需要時機成熟才能學習,還需要你來教和誘惑他!

其實早在寶寶會坐著的時候就應該讓他養成定時、定點坐便盆排便的好習慣,便盆選用寬邊塑料的,冬天不會冰到小PP。

1歲半~2歲間是寶寶養成上衛生間習慣的關鍵期,寶寶會走了,也會正確地傳達“要大(小)便的”信息了,不像小一點那時,用突然的坐臥不安和發出“吭吭”聲表示。

OK,當你的寶寶可以:

①自如地走路

②靈活地蹲坐

③能獨自和玩具玩一段時間

④對周圍環境基本信任

⑤用語言或聲音與父母交流溝通

⑥聽得懂父母的指令

⑦能配合父母學習控製排便

⑧能隔30分鍾才尿一次

⑨肛門括約肌發育比較成熟

這表示——時機基本成熟了。

排除入廁的主要障礙

寶寶由穿尿布改為穿開襠褲,坐便盆排便時,主要障礙是“打挺”,那隻是寶寶沒養成習慣,不習慣PP接觸(坐在)一個什麼東西(上)BB或XUXU。這時隻要你堅持讓寶寶坐幾天,習慣了就好了。

現在寶寶又改穿閉襠褲,原有的排便行為模式又將改變,主要障礙也變成了——不會穿脫內褲。這可要你來教才行喔!

教什麼?嗬嗬,當然是怎樣穿脫內褲嘍。光說不練假把式,來吧,給寶寶演示一下。你的速度可不能快,目的是讓寶寶看清楚,學會了,你要把每一步的動作要領演示清楚。

兒子由爸爸負責,閨女自然找媽媽。

提起褲子之前記得告訴寶寶:“拉完了要告訴媽媽,擦完屁股才能提起褲子!”千萬別忘了哈,要不可就鬧笑話了!開始你要適當幫忙,寶寶熟練掌握後再讓他完全自理嘛。

還有啊,你要定時提醒他上洗手間,寶寶尿濕了別責備,更別在客人麵前38寶寶尿床之類的糗事,這些完全沒必要和人家的孩子對比嘛。外出記得準備一套衣服,陪寶寶一起上公共洗手間。

如果寶寶再度尿床,媽媽就必須找出真正的原因了,有必要的話還應去醫院檢查。

懶技大公開——如廁也要“見多識廣”

你可以利用帶寶寶去公園等公共場合的機會接觸一下公共洗手間,在那裏,寶寶能“大開眼界”,模仿能力又強,習慣使用各種類型的廁所設施真的不在話下,隻是個時間問題!任何情況下寶寶提出要上廁所時,你千萬不要不理不睬。

怎麼才能消除“洗手間恐懼症”

該等的時機等到了,該教的也都教完了,可寶寶居然不願自己上洗手間。難道白忙了麼?

別灰心嘛,讓你看看寶寶不喜歡上什麼樣的洗手間。

這樣的洗手間環境超恐怖,別說寶寶不願意去,你願意去麼?

再讓你LOOKLOOK寶寶喜歡上的洗手間長什麼樣子。

上麵說的“誘惑寶寶”指的就是這個意思——什麼也別說了,抓緊改造硬件設施吧!

有的寶寶對抽水馬桶發出“轟隆”聲感到恐懼,剛開始你可以幫忙衝馬桶,讓寶寶站在一邊看,讓他知道那是沒有危險的,恐懼感逐漸會消失。再準備一個兒童專用座架,減少坐大馬桶的糾結。

第一次自己吃飯

熱烈歡迎寶寶“大駕光臨”餐桌!

沒錯,和你猜的一樣,寶寶到了自己使用餐具吃飯的時候了。

當寶寶:

①喜歡用手去抓飯放進嘴裏

②會用杯子喝水

③勺子裏的飯要掉落時,主動去舔

④對餐具發生濃厚的好奇

⑤模仿父母吧嗒嘴巴

還等什麼?那就抱他上餐桌吃飯吧!

自己吃飯能增強自我意識,當寶寶體會到自主進餐的樂趣後,將更願意學習和體驗新事物。盡快掌握這項生活技能,也是在積極地為將來進入幼兒園做準備。

之前,你需要準備:

①寶寶專用餐桌一張——高矮大小均適合寶寶就餐

②寶寶專用餐具N套——碗+勺子+盤子。質地選擇塑料或者木質或者竹質的,又輕又不怕摔。還有一些特殊設計的也非常不錯,比如碗底能固定在桌麵上。

③小圍嘴一條——選塑料的,或者有塑料襯的布圍嘴,防止菜湯滲漏弄髒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