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12~24個月,幾個需要自己來的“第一次”(2)(3 / 3)

對寶寶來說,藥補終究不如食補。

保持平衡的膳食,身體就會通過食物得到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素。食補是最安全的,即使某方麵攝入過量,也能通過身體自行調控端正過來,或者人為地幹預一下,即調整飲食結構。

再如西洋參、桂圓、蜂王漿等都可能讓寶寶“上火”。更有甚者給寶寶吃了魚肝油再吃多種維生素,吃了鈣粉又吃多種礦物質增補劑……最後不是營養素攝入過量引起比例失調,就是中毒,反而阻礙了身體發育的進度。

再有就是很多營養品實際營養價值並不高,有的還可能含導致性早熟的激素。

所以,進補前要先通過靜脈血測定寶寶體內礦物質的情況,再根據醫生的指導服用!

少吃色彩斑斕的零食

全世界的食品加工廠都用色素做食物,做成增強食欲的彩色食品。

彩色食品的色素來源有兩類:一類是天然色素,從動植物中提取,無毒無害;另一類是合成色素,把石油或煤焦油中的提煉物經化學合成,含有一定的毒性。

迄今為止發現有毒副作用,或被懷疑致癌、致畸的色素不下百種。我國《食品衛生法》規定隻允許使用五種色素,即胭脂紅、莧菜紅、檸檬黃、日落黃和靛藍,並在使用上做了嚴格控製,用量不得超過萬分之一,且不得用於嬰幼兒食品的製作。

但是,你看到沒有,每天都有商品因食品添加劑不合格而下架,其中原因不言而喻!

長時間攝入彩色食品,色素慢慢地積蓄在寶寶體內,它們將會:

①消耗體內的解毒物質

②幹擾正常的代謝功能

③導致慢性中毒

④引發胃腸粘膜潰瘍

⑤誘發尿路結石

⑥損害腎功能

⑦刺激神經衝動(寶寶多動症)

⑧腹脹

⑨腹瀉

⑩消化不良

讓寶寶完全不吃零食根本辦不到,你能辦到的是控製零食攝入量和少吃五顏六色的零食。

一鍵DELETE果凍

如果你把這樣的果凍給寶寶,他真的無法抗拒!

外表亮麗的東西經常是“樣子貨”,果凍並沒什麼營養,由海藻酸鈉+瓊脂+明膠+卡拉膠+人工合成的香精+人工著色劑+甜味劑+酸味劑等配製而成的,哪樣都跟水果不沾邊!

雖然海藻酸鈉、瓊脂等雖屬膳食纖維類,但過量攝入會阻礙脂肪、蛋白質、鐵、鋅等營養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對正在生長發育中的寶寶無疑無益!

添加了果汁和果肉的果凍,在生產加工中損失了大部分營養,保留住的那一點點如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僅僅是“殘存”。吃果凍是不能夠代替吃水果的。

添加鈣的果凍也不像宣傳的那麼“神”。這種果凍也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在消化道內消化得非常快,添加的鈣質留不了多久就跟著它們一起拜拜了。

每年因吃果凍發生意外的報道常新總有,寶寶最愛邊吃邊玩,這柔軟光滑,彈性十足又不易融化的東西一旦進入氣管,能隨著氣管舒張變化形狀,想把它弄出來?看大家運氣嘍~~~

果凍,必須一鍵DELETE!

頭部撞傷,越揉越糟

寶寶剛剛開始學習走路常會跌倒,最令媽媽擔心的莫過於撞到頭。從床上掉下、沙發上滾落、倒栽蔥等等,這些摔法都會撞到頭,嚴重的頭部撞傷就是腦震蕩。

你得先看看傷情,再采取正確的措施嘛!

沒有出血

①消腫止痛是關鍵

②不能用力搓揉腫起來的部位,讓血管“專心”凝血,血腫才消失得比較快,小麵積的可自行吸收而愈。

腫起來的地方麵積較大→冰敷→次日改用熱敷→加速淤血的代謝吸收→1周內不做劇烈運動→靜靜休息為主

③萬金油、風油精等藥物並不能很有效地幫忙消腫,隻會讓毛細血管破裂的情形

加劇,腫得更厲害。

有出血

①避免傷口感染是關鍵

②如果傷口流血不止就不能按照下麵的方法處理,盡快去就醫!

加力按壓傷口→先止血→棉花棒蘸碘酒→由傷口內向外消毒→用紗布包紮→避免感染→傷好前紗布髒了要勤換

③撞傷後寶寶隻是啼哭,臉色沒有變黑(白)且意識清楚、語言表達順暢,你就不必太擔心。

頭部撞傷最恐怖的是顱內出血,輕度顱內出血伴有頭痛、嘔吐、惡心,嚴重則顱內大出血。如果傷後48~72小時內寶寶持續哭鬧不停、嗜睡、意識不清、惡心嘔吐、劇烈頭痛的話,立即送醫院檢查!

快速處理各種外傷

與其在寶寶外傷時不知所措,不如提前就掌握快速處理各種外傷的急救方法。你不慌亂,寶寶就少受點痛苦。

①最簡單的淺、小、出血少的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