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堅韌造就卓越
狼是不畏懼失敗的,促使它們勇往直前的是“獵物”,它們知道如果選擇了放棄,就要麵臨著饑餓,甚至死亡。它們更不會害怕失去。有時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遭受的挫折很大,或許有的人會說我遭受的打擊太沉重了,而且成功的希望也非常渺茫。但是,隻要我們像狼一樣鎖定“目標”,緊隨“目標”,憑著堅韌的承受力,我們就還有希望,“獵物”就不會逃出我們的掌心。
探索“狼之道”
曾任美國總統的柯立芝在其晚年的人生回憶錄中曾寫過這樣一段話:“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取代頑強和堅韌。才能不可以--懷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無成的天才也是處處可見;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斥著學而無用,學非所用的人;隻有頑強和堅韌,才能無往而不勝。”
現如今是一個殘酷的世界,到處充斥著商業與金錢,物質將我們的精神淹沒。然而,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生活的時代,我們同樣不能逃避真實的存在,我們隻有艱難且認真地去適應它。這是我們的宿命。即使我們都不願意承認,可事實就是這樣,我們隻是芸芸眾生中平凡的一員,我們絕大部分人要過著簡單而枯燥的生活。為了生活,我們不得不去麵對那些自己根本就不喜歡的東西,接受我們並不認同的觀念。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我們這些普通人弱小得可憐,甚至有的還不如一隻並不被上帝所寵愛的狼。為了生存,為了更好的生存,我們應該向狼群學習。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我們可以失敗,甚至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失敗,但我們絕對不能丟掉信心,不能丟掉頑強和堅韌的精神。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曾經說:“卓越的人有一大優點:在不利和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詩人但丁也曾經說:“我推崇勇氣、堅韌和信心,因為它們一直幫助我,對付我在人世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難。”也許我們算不上卓越的人,但隻要有了頑強和堅韌的精神,我們就可以像狼一樣勇敢地麵對所有的困難和挫折,並且去戰勝它。即使我們在世俗意義上並沒有取得成功,那也不是我們自身的原因,至少在精神上我們是卓越的。
插圖(5):和尚南海之行
某偏遠地方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對富者說:“我想去南方走一趟,怎樣?”富者說:“你憑什麼條件去?”貧者說:“我一瓶一缽足夠了。”富者說:“我多年來想買船而去,尚且去不了。你憑什麼去?”過了一年,貧者從南海返回,把南海之行說給富者聽。富者麵露愧色。西蜀距南海有幾千裏遠,富僧去不了而貧僧卻去了。
身處順境的富和尚沒能到達南海而身處逆境的窮和尚卻最終到達,原因何在呢?根本原因就在於窮和尚有著堅韌的意誌,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定信念。正是這種意誌和信念的存於心中,窮和尚才能到達南海。這也使我們學習狼性的法則提供了動力的源泉。
當你遭遇挫折時,你需要做的就是擁有頑強和堅韌,用信心和毅力支撐著下次的行動。許多人都認為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攀登珠穆朗瑪峰是非常愚蠢的行為,因為有許多人為此付出了寶貴的生命,即使登上山頂的人也是空手而歸,這實在是一件不劃算的事情。但在記者采訪一位登上珠峰的隊員時,他說:“當我登上珠穆朗瑪峰後,我才發現,原來我什麼也沒有征服,征服的隻是我自己。”其實,這種行為就是要證明人類的能力,證明人類頑強和堅韌的能力,給人類以鞭策、鼓勵,以此來激發人們的勇氣。麵對困難和失敗和打擊,我們可以以頑強和堅韌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