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狼性無畏
狼的自述:
也許你曾經看到我們退逃,但那不是我們最後的形象。在自然界中,雖然我們不是最強大的,但是我們是最無畏的。在我們的內心裏,隻有戰鬥,戰鬥到最後的一刻。
因為那就是我們的生活。
一個人活著,增加著自己的回憶;一個人活著,又被形式所逼、被越來越多的迷茫和夢所困擾著。在這由回憶一層層緊緊圍繞著的中心,是我們真實而具體的存在。我們要在自己存在的漆黑中挖掘,因而在白晝裏無所畏懼。
我們渴望激情,那種刹那間令人血脈賁張的衝動,那種不可抵製的無畏豪情,將會點燃我們生命的火花,照亮我們一生的道路。
人生就像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搏鬥,為了理想,既要抗拒世俗的壓力,又要克服自然的困難,一踏上人生征程,苦難、挫折、不幸許就要紛至遝來,在生活的重壓下的苦悶、彷徨、掙紮、絕望許就要時隱時現,讓我們從無畏的精神中得到力的充實、意誌的堅強,讓我們伴著英雄的肩膀,堅定、勇敢、自信的衝破一切世俗的、傳統的羈絆,去開創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嶄新的未來吧!
1.有所為,無所畏
狼群非常的喜歡生活在森林地區,但也會被發現於沙漠、平原和凍原地帶。狼是很聰明的,它們透過氣味、麵部及身體語言和發聲來彼此交流。吼叫可以幫助它們彼此追蹤、建立地盤、組成狼群和防禦外來攻擊。它們也會因高興而吼叫。在安靜的夜晚,遠在192公裏之外,我們就能聽到它們的吼叫。
除了靈敏的聽覺之外,狼還具有敏銳的嗅覺,並且還能察覺到遠在兩公裏之外的獵物。挫折時它們也會狂吠和吼叫。狼在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時,是不會害怕、膽怯的,它們知道一隻真正的狼是不會采取逃跑的手段,而是戰鬥。隻有戰鬥才有生存的希望,而逃跑隻有以死。這是狼族的準則。
隻有戰鬥而生的狼,沒有因懼怕戰鬥而生的狼,它們的生活就是戰鬥,即使死也要死在戰場中。這就是狼能夠一直生存的法則--無畏。
探索“狼之道”
如果你屈服於畏懼的壓力,它反而會對你產生更大的影響,由此產生的結果往往是你避之不及的。例如,你害怕被人拒絕,就會擺出屈尊俯就的姿態,而這恰恰是為人所厭惡的;在你害怕失敗的時候,你會因此失去自信而表現得更加差勁。
在你對自身的能力有充分的認識和把握之前,你必須要麵對、克服這些畏懼心理--無畏。也隻有無畏才能使這些問題離我們很遠。
因為畏懼而痛失良機的例子也是有很多的。1967年,瑞士手表製造商在其研究中心發明了電子石英表,然而他們卻拒絕了生產這種手表的建議。誰會要一塊沒有發條的手表呢?但十年之後,這一決策卻使瑞士手表的市場占有率從65%下降到了不足10%。出現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在於,日本公司利用瑞士公司的發明,大規模生產、推廣了電子表,而瑞士公司最終什麼也沒有得到。
所以,我們要“挑戰”我們的“敢”的精神,敢為人先,敢做敢當,敢於失敗、敢於冒險,也就是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精神。
插圖(9):青年求智,打破第一道門
有這樣一則故事:有位青年人一心一意的想成為英雄,卻不知怎樣才能成為真正的英雄,於是決定去求教隱居深山的一位智者。青年人經過三個月的跋山涉水,終於在深山裏的一個小木屋找到了日思夜想得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