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汴京篇 第八十章 直奔日本(3 / 3)

“高將軍,你的反差如此之大,應該去演戲。”柳河子在心裏感歎高達的變化之快,跟著擠進來,幫著士卒把老百姓趕開,道:“鄉親們:聽我說,郭侃狗漢奸是服毒而死的,你們不能吃他的肉。”

聽了他們的話,躁動的老百姓安靜下來,柳河子知道這種安靜隻不過是更大爆發的前奏,要是不跟著安撫的話,再一次爆發就不得了,忙著解釋道:“鄉親們:郭侃這狗漢奸是吃了一種很毒的毒藥死的,他的肉毒性很大,千萬吃不得。你們看,他們就是中了毒。”指著躺在地上的老百姓,這幾個老百姓如郭侃的死狀,很是平靜,柳河子一探鼻息,已經沒氣了,歎道:“道長的藥真的是太烈了。”

隻死了幾個老百姓,這得益於柳河子見機得快,阻止得及時。再者得益於老百姓爭吃郭侃的肉,你推我搡的,亂成一團,真正能夠吃上的人並不多,因為那太亂。要是老百姓把郭侃的肉吃光了的話,還不知道要死多少老百姓。

“那也不能放過這狗漢奸!”老百姓恨恨地看著郭侃的屍身,吼道:“把他挫骨揚灰。”

高達眼珠一轉,雙手高舉道:“鄉親們,你們恨郭侃這狗漢奸,老夫能理解。挫骨揚灰,不夠好,我們把他點天燈。”

點天燈老百姓可不懂了,高達給解釋道:“就是在他的肚子上挖一個洞,插上燈芯,點燃。”這種辦法比起挫骨揚灰更狠了些,立即得老百姓的響應,呼啦一下圍了上來,把郭侃的屍身抬走了。

當高達他們再次找到郭侃屍身的時候,那已是在城牆上了,郭侃的肚臍上有一個小洞,洞裏插著一根燈芯,燈芯發出明亮的火光。

忽必烈的頭號謀士、滅宋計劃的提出者、唐朝中興名將郭老令公郭子儀的第五十孫、擁有神人稱號的郭侃就這樣步了董卓的後塵,給憤怒的老百姓點了天燈。

三國時的董卓以其殘暴聞名,當他死後,憤怒的長安百姓就在他的肚臍上插上燈芯,點了他的天燈。董卓很胖,油脂多,天燈燃了很長時間才燒盡。郭侃雖然沒有董卓胖,油脂還是不少,足足燃了三天三夜才熄滅。

郭侃這個擁有無上智慧,博得神人稱號的人肯定想不到他死後居然是如此下場,和曆史上著名的奸臣董卓遭遇相同,不知會做何感想?

要是郭侃的遭遇到此為止的話,他的名字就不會和四個非常有名的字眼聯係在一起,這四個字眼就是“漢奸莫為”,他成了漢奸的代名詞。

高達注定是漢奸的克星,不把郭侃的屍身毀掉,不把他的名聲弄得臭不可聞是不會罷手的。點了郭侃的天燈,高達還不解恨,找來能工巧匠,在襄陽城外修了一座廟宇,裏麵供奉著郭侃的首級。

點完天燈,高達下令把郭侃的首級割下來,用藥水泡製好,再用銀子包起來,防其腐爛,放到廟裏供著,供後人參觀,讓郭侃接受後人的唾沫。

在懲治漢奸這個問題上,柳河子充分展現了他的智慧,他給高達建議,要能工巧匠塑好郭侃的銅像放在廟裏,當然這個銅像不是站著的,是跪著的,頭顱正好對著襄陽。

對於這個創意,高達是舉雙手讚成,道:“這個主意好!郭侃這漢奸要忽必烈這韃子從襄陽開始滅亡朝廷的軍事行動,要他跪在襄陽請罪,真是絕妙的主意。”

說了就做,是高達的美好品質,在他的監督下,沒多久,郭侃請罪銅像就給塑好了,安放在廟宇裏。

像成那天,高達的興致非常高,左手摸著白胡子,右手提筆在廟門上寫下了“漢奸視此”四個字,以此來警示那些漢奸。

柳河子看了他的題字,差點笑破肚皮,把這事說給李雋知道。李雋聽了,也是忍俊不禁,道:“這個高將軍,仗打得很好,就是不讀書,肚子裏沒有多少墨水,題這樣的字太也沒有水平了。”禦筆親題“漢奸莫為”四字。

“漢奸莫為”四字給做成匾額,懸掛在廟門上。

史天澤和張弘範給處決後,李雋考慮到阿術名義上是攻打襄陽的統帥,實際上史天澤才是真正的執行者,正是他一手實施了郭侃的計劃,攻下了襄陽。張弘範也參與此役,要不是他一手挫敗了呂文煥最有可能解除襄陽之圍的軍事行動,襄陽也許還不會給拿下,曆史也許會改寫。李雋下令,把史天澤和張弘範的銅像一並放入,三人對著襄陽跪下的請罪圖成了深入人心、警醒漢奸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