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土肥原三沒有自問:他有沒有誠意?
話音剛落,土肥原三就看見了他終生不忘的一幕,南宋艦隊突然冒出一團團火光,一個個拖著長長尾焰的炮彈飛向了福崗。在當時,小鬼子技術落後,用中國話來說屬於未開化民族,見識短淺,土肥原三哪裏知道這是什麼,隻是覺得這東西瑰麗雄奇,很是好看,要是在夜晚的話,肯定是讓他心曠神怡。
“這東西究竟有什麼用?”土肥原三心裏一直在問這個問題。很快,他就明白炮彈有什麼用了,炮彈交織成的火力網一下子把福崗給覆蓋了,一個個接一個的火球出現,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響起,震得大地都在顫抖。
一顆炮彈不偏不歪,正好落在土肥原三身邊,他隻覺一股熱浪撲來,緊接著整個身子就飛了起來,遠遠地飛了出去,重重地摔在地上,屁股都給摔成兩片了。
一陣海風吹來,土肥原三覺得身上涼嗖嗖的,定睛一瞧,才發現他身上的衣服已經給衝擊波斯裂成碎片,片片縷縷飄散在空中,如穿花蝴蝶般飛舞,是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奇觀,煞是好看。
土肥原三那個短小而無法探知喜拍電影出名的鬼子婦人小妹妹深淺的小弟也露出來了,更糟糕的是,那地方正流著黃白之物,不用想都知道他是運氣太差了,在炮火的第一輪轟炸中就葬送了傳種接代的功能。
“這是炸鬼子用的!”土肥原三一下子明白火炮的用處,雙眼翻白,出氣多,而入氣少,眼見是不活了。開玩笑,那地方給炸爛了,他要是還能活,豈不成了怪物?
鬼子本是四島之國,蝸居其間,由於海洋的阻隔,無法大規模與外界聯係,雖有“遣唐使”這個為中國人熟知的名詞,但是這並不是說明他們就象當年葡萄牙人一樣大規模進行海外貿易,從大海上謀得生存。
相反,鬼子當時處於列國紛爭之際,主要精力都用於內戰了,哪裏還有精力對外發展,更別說葡萄牙人似的大規模海上經營,因而他們對外界的了解很少,就是中國的佛教也是從朝鮮傳入日本的,而不是直接從中國本土傳入。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小鬼子到朝鮮近,而到中國遠,不是他們所能勝任的。
至於派出遣唐使這類的使臣,那畢竟是使臣,人數少不說,次數也不多,兩百多年才十三回(按:教科書上是這麼說的吧?),很難形成氣候。派人到唐朝留學,那是政府在後麵支持,象葡萄牙人那樣的海外謀生,雖有政府提倡,主要還是靠民間的努力才形成氣候,才會空前的航海盛況,小鬼子還沒有做到。
一句話:以他們當時的認知,還無法理解火炮這種來自後世曆史的先進武器。在遭到火炮的轟炸後,鬼子是死傷慘重,驚愕、驚訝到無與倫比的程度,和蒙古人當年初次遭到炮火攻擊的反應如出一轍,不知所措。
要想完成伸張正義,懲治凶手的任務,必須要讓鬼子知道厲害,要他們不得不交出凶手,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製造恐怖。鄭靜和對此有非常清醒的認識,下令進行輪番轟炸,排炮是一輪接一輪地打過去,把福崗整整犁了一遍。
在遭到如此猛烈的打擊後,福崗出現了不計其數的屍體,殘肢斷臂,破碎的內髒,飛濺的鮮血,掀翻的塵土,到處都是。
這種景象是遭到炮火襲擊後的正常情況,鄭靜和見得多了,一點不以為奇,讓鄭靜和奇怪的是,才幾個排炮打過去,福崗就變成了一片火海。炮火下的目標化為一片火海,鄭靜和見得也不少,但是如此猛烈的火勢,鄭靜和還是第一次見到,很是驚奇,道:“怎麼這麼快就著火了?我以為還要再打幾輪呢。”
林尚榮給他解釋道:“將軍有所不知,鬼子的住處與中土不同。主要是用木材造的房子,他們最好的材料是針葉樹。這些木材時間長了就成了幹木頭,很易著火,我們的炮彈打過去,無異於最好的火源,還有不燒得旺的道理。”狠狠一握拳,很是興奮地道:“炸得好,最好全部燒掉。”
“謝謝你給我出了這麼好的一個主意。”鄭靜和拍拍他的肩頭。
林尚榮隻不過是一句氣話,哪裏想是到鄭靜和居然感謝他,一下子給弄迷糊了,吃驚地看著鄭靜和。鄭靜和很快就給他詮釋清楚了,道:“傳我的命令,船隻每十艘一組,分散開,到福崗各處去炸。記住,先炸房,再炸人,絕不留一棟房,不留一個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