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上秋下,華山古道落葉隨風,翩翩起舞。
數裏外,一夥黑衣人快馬加鞭,馳道而來,塵沙頓時飛揚。
少年頭戴鬥笠,背負一把奇形怪劍,急馳於華山道上。
此劍長三尺有餘,一尺寬,厚二寸,劍柄為堅金所鑄,劍身發亮,遮日透明,色如冰晶,劍形呈山字,中刃長二尺,左右各一刃,一尺長。
武林傳說,華山之顛有居士,名隱者,藏神劍,其劍天下無雙,斷金如玉,名玄冰,得劍者可得天下。
泰山中位有隱士,名居士,藏毀滅神杖,其杖暗藏玄技,殺力極頂,武者得之,天下無敵。
地域深穀有居士,字墨之,通異術,知天象,藏有追日神弓,其弓玄妙無比,威力無際,得之可成霸業。
華山隱者之師,玄冰真人,原有四件神物,玄冰神劍、女神項鏈、王者指環、戰神套甲。真人有四徒,隱之、隱乎、隱者、隱也,各得其一。
玄冰仙逝,隱之、隱乎、隱也三徒不守師訓涉足江湖,武林同道為奪神物各相廝殺,三徒終因神物死於非命,神物自次下落不明,相傳為天山城主所得。
唯華山隱者尚活於世,此人性情詭異,足不出峰,隱居華山多年,無人與麵。
泰山居士與深穀墨之之師原拜師同門,情涉師妹,反目後分奔東西,獨立門派,歸隱江湖。
今日,黑衣人馬急道奔弛華山,乃為神劍玄冰而止。
華山隱者年邁,將心經並劍交於門徒悟道帶下華山,以免招致殺身,並訓誡雲:神物一現,天下大變。神物歸主,劫數即盡。機緣到時四件神物歸一,不得已時方可出劍!
事出有因,數月前,天山城主登華山為取仙草遇險,墜落懸崖,為樹枝所掛方保性命,幸得華山隱者途經相救,修養數日傷愈後辭別,後得知恩人為所傳華山隱者,為奪玄冰今日特來攻山。
悟道一路急馳,奔之千裏開外於險峰前,因駿馬乏力倒地,隻好棄馬徒步跋涉。
天山城主行止華山腳下,下令人馬分四路包抄,沿峰攻擊。
華山之顛石洞內,火光跳躍,華山隱者盤膝而坐,閉目修行。腳聲漸進,隱者一記密內傳音,犯我華山者誅之。天山眾人聞得傳音,不由倒吸涼氣,隻感耳內一陣刺痛,眾人抱頭而立。天山城主回音,大恩人,華山隱者,別來無恙,鄙人天山城主,前來借玄冰神劍一用,望隱者前輩忍痛割愛。
隱者一聲冷笑,好個天山城主,貪婪無恥。
天山城主冷笑,鄙人隻好得罪了。
天山眾人慢慢接近峰頂石洞,石洞數丈外,頓時火光四起,濃煙滾滾,煙火直衝洞內。
天山城主大笑,前輩好內力,不知前輩能耐多久。
華山隱者隻覺濃煙刺鼻,忙閉氣移穴,一記徒手空步躍出石洞。煙火之內含藏天山奇毒,氣運丹田時隱者突覺周身不適,方知為毒所傷。不由暗道一句卑鄙,忙運功逼毒。
天山眾人已近丈餘開外,四名黑衣人提刀逼近,隻見隱者一記霹靂玄掌推出,四人齊聲驚叫,倒在地上,嘴角流血,身體不住抽搐。接著一記橫空掌,以巨石將洞口封住,隱者再提真氣淩空而起準備與眾惡賊展開搏鬥。
一場血戰即將開始,華山之顛陰風襲麵,洞前平台之上秋葉起落,空氣凝重。
天山城主眼色示意,四人便提劍攻上,與隱者戰了起來。
天山城主一旁冷笑。
隱者前輩縱是鋼鐵身子也難殺盡天山眾人,漸覺身體不適難以久戰,擒賊擒王。於是,一記徒手空步閃近城主側身,接著一記勾鎖手朝城主咽喉鎖去。
城主右腿微退,一記後跌飛腿,鎖手落空。
隱者隻覺右肋真氣襲人,一個翻身脫開腳力,隻聽一聲爆響,身後頑石當即斷裂,不由一驚,暗想,此人腳力竟有如此威猛,不可輕敵。
稍未留神,隻見天山城主的連環飛腿頻頻來襲,飛腿速極,威力不消。
隱者徒手空步閃過,閃身敵後,城主接著一招倒勾淩空,眼見腳尖抵至隱者後頸大穴,隱者忙一記神魂顛倒,身體前傾彈出右腿,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隱者那一腳正好踢在城主右膝將倒勾之腿擋開,這一擋雖力道不足,卻讓天山城主心裏暗驚不住。忙一個收勢,說了一句,華山隱者武功果然不凡,名不虛傳,在下那就再討教一番。說著隨手一記龍炫波,掌風頓時環繞不止,猶如遊龍穿梭,氣勢逼人,威力無際。震得周圍山石錚錚作響,秋葉擰成數道隨掌風穿梭。
隱者再提真氣欲以雪山蓋頂遮擋,怎料天山奇毒已行入經脈,運氣之後四肢微感麻木,忙收氣淩空。城主接著一招飛龍在天,將隱者擊中,淩空跌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