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芷自是不肯,第二次有人不買自己的帳,不過礙於當時的皇子眾多,大家似乎都聽夫子的,慶芷決定回宮後再與母妃商量。
“莫少爺,莫少爺!”劉學士發現莫子非趴在桌上睡了?走到桌前大聲叫醒。
“莫子非少爺。”
“在。”莫子非等了半天,教書的沒來,就打盹了。聽到有人叫自己,於是站了起來。結果引得哄堂大笑,尤其是慶隆,就等著看笑話。
“夫子,您叫我?”忽視周圍的笑語明知故問。
“莫少爺可知孔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劉學士看到這小小少年竟然不懂禮數,本來就不喜商賈之家的銅臭,所以特意問個難點的問題,以此教育莫子非。
“但聽夫子訓示。”
“嗯,身於汙處,虛心受教尤未晚矣。”
聽著劉學士在那說著,莫子非心想,這老家夥是不是故意的,我這才幾歲啊,憑嘛要懂這麼多?還受教於你?聽了半天原來是看不起商賈之人啊。切,也不想想國庫裏有一半的我莫家支持的。你的俸祿還有我莫家一份呢。
“夫子。我有個問題。”
“莫少爺請講。”這個小少爺還有問題要問?
“什麼樣的人才可以為師者?”看著莫子非一臉求教的真誠,劉學士稍有好感。
“博覽群書此為一也,術業有為此為二,人品高尚此為三也。”說到這裏,劉學士是頗感自豪啊。想自己學識在朝中鮮有人可匹敵,自己又箸書立說,說到人品自問兩袖清風,不畏強權,為人師表勝任無愧。
“那孔夫子為什麼說:三人行必有我師?”
“孔先生所指正是其一,如果有人比自己更通今曉古,自是應該向其請教。”
“如果我比你懂的更多難道,你會叫我這個學生為老師嗎?”
“這個……”劉學士不知怎麼回答,這可是師徒名份,怎麼可以隨便顛覆。
“孔夫子可以不恥下問,夫子您做不到嗎?”不等人回答,莫子非又問。
“當然不是。”劉學士覺得這小娃娃心思不簡單,狡猾,剛有的好感此時全消。就想到無奸不商的道理,這莫家的小子怎麼也遺傳了莫如海的奸詐。
“敢問夫子您如何自處於專家,學究與大師之間?”
“這?”劉學士被這樣的問題弄糊塗了。
“學生認為專家應該是把一本書變為一張紙的人,學究是把一張紙變為一本書的人。惟有大師這種,在應用的時候把一本書變為一張紙,不用的時候把一張紙分解為一本書,靈活轉換的人才配為人師。紙上談兵又有何用?”
一番似孩童之言,又深藏道理之語,說得劉古仁學自詡學士之人麵紅耳赤。這還沒完,未等劉古仁開口,莫子非繼續發揮他氣死人不償命的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