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學會了下載MP3,收聽到了尋找到了各種遺失多年,如同被風吹走、被浪花淹沒的寶貴的記憶。
他聽了黎錦暉的兒童歌曲,他聽了周璿和李麗華的電影插曲,他收聽到了俄語唱的《燈光》與《遙遠啊遙遠》,他聽了柴可夫斯基與門德爾鬆,他聽了德沃夏克與司美塔納,他聽了“紅太陽”頌係列,他聽了帕瓦羅蒂、神童、王昆、樓乾貴、黃虹,他也聽了古箏《平湖秋月》與古琴《高山流水》……
他太興奮了,像是找到了老年間的夥伴,像是找到了自己的過往,像是重溫了一遍七歲、十五歲、二十九歲、三十六歲、四十九歲、六十八歲……聽遍歌曲人未老,P3這邊獨好。還保存著,還記憶著,還感動著,還濕潤著呢。我就是這樣活過來的呀,我分明是活了好幾十年了啊。我分明是聽了許多歌曲。哪怕隻是為了聽歌兒,走這一趟也是值得的啊。
老了再重新聽一遍歌曲是多麼幸福啊。老了也是值得的與必要的,隻有老了以後才有聽不完老歌的動人的感覺。你經曆了,你熟悉了,你重溫著,你珍惜著,你溫暖著也悲傷著……真好。
MP3(續)
聽多了MP3,老王也碰到一些麻煩。有時候穀歌或者百度上調出歌曲或者樂曲的條目,實際上卻顯示為“不存在”“無法下載”或者總是“準備就緒”四個字,而隻要是此四字,就永遠播不出來了。怎麼準備就緒的含義是如此這般呢……有時候條目是音樂,一點擊,出來的是電器廣告或者性感美女半裸照片。有時候音響圖示出來了,先說是“在連接媒體”,再說是“媒體已連接”,再說是“緩衝”,先說是緩衝已完成64%了,想不到接續64的不是68也不是65,而是變成了“完成1%”,從頭開始。更可樂的是寫著布拉姆斯,出來的是劉德華,寫著舒曼,出來的是鄧麗君。有時候音盒順利調出,標幟飛快運行,卻隻出了一些烏七八糟的怪聲。有時候,老王發現了一個好歌,將其保存在收藏夾裏,下回點擊,卻已經杳然無蹤影。有時候老王與電腦互聯網較勁,半個小時出了一身汗,卻什麼也沒有聽到。
老王的孩子看到老父天天與電腦較勁,正在變成網絡上癮者,孝心油然而生,便注意老王在求索什麼,暗中記下,到視聽用品商店采購了一批CD、VCD、DVD,還有什麼DDD,在老王的七十四歲生日那天作為禮物給老王送了來。
老王悻悻。老王唯唯。老王哼哼。即唧。老王怔怔磕磕。老王四顧茫然。
最後才明白,老父的意思是說,從MP3上找有一個過程,有一種不確定性,有一些驚喜,有一些運氣,有一些天意,瞎貓碰死耗子,聲東得西,一不小心就聽到一個好歌,這才是人生啊!如果一切都是調好了,印刷在DDD上,批量生產,效果同一,百分之百的把握,還有什麼意思呀。
父親畢竟是太老了,兒子流出了眼淚。
MP3(續二)
各種D並沒有取代MP3的地位,老王每天孜孜不倦地聽MP3,各種聽過而且記住了的,聽到了,如逢老友。忽然聽到,似曾相識,終又邂逅的,半老不生的曲子,也聽到了,如逢千解釋萬介紹才略生印象的友人。偏題冷門,不但當初沒有聽過,對作曲家與曲目也是聞所未聞的貨色也搜出來了,如結識新知。
此時老王收到了一位老同學贈送的音樂廳演出的音樂會的票,他去了兩次。他聽到了輝煌真切的交響樂,他欣賞了天才的樂隊指揮的風采,他欣賞了客座外國獨奏家的高超技巧,他也感受到了在一個光輝的音樂廳裏聽音樂會的滿意感高雅感充實感溫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