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第一個夜晚(1)(2 / 2)

“別聽他胡說。那是我們農村的一句老話,不當真,不當真!”老太太似乎害怕這個城裏來的老師會恥笑他們迷信,連忙用眼神兒製止著老伴兒。

“陳爺爺,您剛才的意思是說,貓頭鷹一進村,誰家就會死人嗎?”初秀琢磨了半晌,還是忍不住懷疑地問。

“八九不離十。還都是橫死的,老死、病死的不算數。”老頭兒咳嗽了幾聲。

“橫死的?”

“就是……出啥事兒死的。”

“就是指非正常死亡吧?……以前這隻鳥到村子裏來過嗎?”初秀若有所思地問道。

“唉,多少年前的事了!那時候我還年輕呢。”

“那……是誰家倒黴了呢?”初秀急切地往炕沿前湊了湊。

“是老宅子。那隻‘恨呼’叫了沒幾天,他們家就出事了。”

“真的?出了什麼事?陳爺爺,您快給我講講吧!”天性喜歡曆險、對驚險懸疑故事興趣濃厚的初秀,立刻被老人的話激起了強烈的好奇心,急切地想知道其中的故事。

“哎呀……按理說,老宅子那塊地,可是塊風水寶地呀。背山麵水,正在龍頭之上。每年從冬至那天開始直到清明,清早太陽從山後一出來,第一縷太陽光,肯定就先照在老宅子上。別的地方還都陰著呢,隻照得整個大院子金晃晃的……”

“您說的就是河對麵山根兒下的大宅院兒嗎?”初秀想起了來村子的路上,見到的那個圍著黑乎乎院牆的老房子。

“咱這地方都管它叫老宅子。”老頭兒接著說,“可也不知是咋回事兒,偏偏事兒都出在那老宅子裏頭!莫非是當初蓋房子的時候衝撞了哪路神仙?”

老頭兒住了口,納著悶兒坐在炕沿上,把土豆一個一個細心地埋在火盆裏,然後挾了一個火炭點著了煙袋鍋,“吱兒”地抽了一大口。

初秀豎起耳朵,耐心地等待著。

老人慢慢吐出了一口煙,在煙霧繚繞中開始講述他的故事。

大概一百多年前,那時候,咱這兒還是一片沒有多少人煙的荒地呢。

你知道咱這地界為啥叫龍頭山?這裏麵可有些說道!咱村這道嶺,從高處看,就像一條長龍在雲霧裏張牙舞爪,龍嘴裏還吐出一道清水來,就是村前那條河。

要擱在上古時候,可了不得!這可是個出天子的地方。要不,古代的渤海國怎麼能選在這塊兒建都呢?

那年,有一戶人家從山東闖關東來到東北,就在老宅子那塊地上蓋了個小房兒住下來,開荒,種地,生孩子。後來,又有人在河對麵落了戶,這龍山村才慢慢成了氣候。

沒多久,那戶人家也不知道怎麼了,過得好好的,冷不丁睡了一宿覺的功夫,就像水蒸氣兒一樣飛了……

聽人說,興許是叫野狼給嚇跑了。也有人說,那家人大概是叫狼群給當了幹糧了!

那時候咱這兒到處都是野牲口,他們家看中的這塊地方,就有好幾個狼窩。這家外來人不懂得野牲口的性情,蓋房子的時候也許是不小心,搗了那狼窩,還弄死了兩隻小狼崽兒。

後來的一天半夜,一隻老母狼就帶著一大群野牲口來了,用爪子撓門、撓窗戶,“嗷嗷”地直叫喚,聽著那叫糝人!

第二天一早,房前屋後都是爪子印,牆上都叫狼撓得一道一道的。

那些狼連著來了好幾宿,鬧得全村人都睡不安生。就這麼著,等大夥兒想起來的時候,那戶人家就沒了。

從此,狼群也就不再來了。

後來,不知從哪來了一個年老的道士,人們都叫他曹老道。這曹老道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就在那小房子的原址上依山傍水建了一座大廟,用高高的圍牆圍了個嚴嚴實實,他就在那廟裏頭打坐修行。

大家夥兒都議論,說那廟裏鬧鬼,半夜就看見鬼火一閃一閃的,還經常能聽見各種各樣奇怪的聲音。說是……有馬嘶,人叫,喊殺聲,還有刀槍劍戟撞得叮當亂響,轟轟隆隆,那陣勢就像古時候千軍萬馬在戰場上廝殺。

村上原先有個老人兒,活了一百多歲。有一回他打那廟前路過,走著走著就犯迷糊了,直轉到天亮,一看,自個兒還繞著大廟的圍牆轉圈兒呢!

你說邪不邪?時間一長,誰都不敢靠前了。

村裏人都傳說那老道可有錢了,洗臉的盆子都是金的。有人看見他手腕子上還帶著兩個黃澄澄的大金鐲子,足有一斤來沉,也不知是真是假。

有一年冬天,一夥兒強盜不知怎麼聽說曹老道有錢,趁著一個月黑頭的晚上來打劫,殺了老道,還把他的兩隻手都給剁了下來。

我尋思著,八成啊,是因為那金鐲子戴得太緊了,擼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