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蝴蝶(1 / 1)

蝴蝶屬於鱗翅目,從白堊紀起,就隨著作為食物的顯花植物而演進,並為之授粉,是昆蟲演進中最後一類生物。全世界大約有15000餘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在世界蝴蝶其他地區除了南北極寒冷地帶以外,都有分布,在亞洲,台灣也以蝴蝶品種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鮮豔,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4厘米,最小的隻有1.6厘米。大型蝴蝶最吸引人,專門有人收集不同的蝴蝶標本,在美洲“觀蝶”遷徙和“觀鳥”一樣,成為一種活動,吸引許多人參加,但卻有少部分種類的蝴蝶是農業和果木的主要害蟲。

蝴蝶與蛾的相似之處就在翅、體和足上均覆以一觸即落的塵狀鱗片。與蛾相異之處是蝴蝶白天活動、色澤鮮豔或圖紋醒目。兩者最顯著的區別大概是蝶的觸角呈棒狀,休息時翅折疊與背垂直。它們的生活周期分為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多數蝴蝶的幼蟲和成蟲以植物為食,通常隻吃特定種類植物的特定部位。

蝴蝶的觸角粗壯,翅膀寬大,它們在停歇時雙翅會豎立於背上,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覆蓋,腹部瘦長,白天活動。在鱗翅目158科中,蝶類有18科。蝶類成蟲吸食花蜜或腐敗液體;多數幼蟲為植食性。大多數種類的幼蟲以雜草或野生植物為食。少部分種類的幼蟲因取食農作物而成為害蟲。還有極少種類的幼蟲因吃蚜蟲而成為益蟲。蝶類翅色絢麗多彩,人們往往作為觀賞昆蟲。蝴蝶漂亮的翅膀就像一件雨衣,鱗片裏含有豐富的脂肪,能把蝴蝶保護起來,所以即使下小雨時,蝴蝶也能飛行。

蝴蝶的發育過程要經過:受精卵、幼蟲、蛹、成蟲。

受精卵

蝴蝶的卵呈圓形或橢圓形,表麵有蠟質殼,可以防止水分蒸發,一端有細孔,是精子進入的通路。蝴蝶的品種很多,其卵的大小也有差別,蝴蝶的卵一般產在幼蟲喜食的植物葉麵上,為幼蟲準備好食物。

幼蟲

當蝴蝶卵進化為幼蟲時,就開始進食,它們會吃掉大量植物葉子。幼蟲多為肉蟲,少數為毛蟲。蝴蝶危害農業主要在幼蟲階段。隨著幼蟲生長,一般要經過幾次蛻皮。

幼蟲成熟後就會變成蛹,一般在植物葉子背麵隱蔽的地方,用幾條絲將自己固定住,之後直接化蛹,無繭。

成蟲

待幼蟲逐漸成熟後,就會從蛹中破殼而出,但需要一定的時間使翅膀幹燥變硬,這時的蝴蝶無法躲避天敵,屬於危險期。翅膀舒展開後,蝴蝶就可以飛翔了,蝴蝶的前後翅不同步煽動,因此蝴蝶飛翔時波動很大,姿勢優美,所謂“翩翩起舞”,來源於蝴蝶的飛翔。成蟲以花蜜為食物,有的品種也吸食自然溢出的樹汁、水中溶解的礦物質等。一般的蝴蝶會在的交配產卵後,在冬季來臨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種會遷徙到南方過冬,遷徙的蝴蝶群非常壯觀。

全球記載的胡寫種類約有17000種,中國約占1300種。蝴蝶的數量以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出產最多,其次是東南亞一帶。世界上最美麗、最有觀賞白蛺蝶價值的蝴蝶,也多出產於南美巴西、秘魯等國。而受到國際保護的種類,多分布在東南亞,如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在同一地區、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濕濕度環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應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種群。中國雲南就是一個很好的地方,在亞洲,台灣和海南也以蝴蝶品種繁多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