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1 / 1)

原文

何謂真假?

昔有儒生數輩,謁中峰和尚[19],問曰:“佛氏論善惡報應,如影隨形。今某人善,而子孫不興;某人惡,而家門隆盛:佛說無稽矣。”

中峰雲:“凡情未滌,正眼[20]未開,認善為惡,指惡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顛倒,而反怨天之報應有差乎?”

眾曰:“善惡何致相反?”

中峰令試言。

一人謂:“詈人毆人是惡,敬人禮人是善。”

中峰雲:“未必然也。”

一人謂:“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有守是善。”

中峰雲:“未必然也。”

眾人曆言其狀,中峰皆謂不然。因請問。

中峰告之曰:“有益於人,是善;有益於己,是惡。有益於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於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又根心者真,襲跡者假。又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皆當自考。”

譯文

什麼是真善,什麼又是假善呢?

曾經有讀書人去拜見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問他:“佛家講善惡的報應,如影子跟隨身體一樣,人到哪裏,影子就到哪裏,永不分離。這是說行善定有好報,造惡定有惡報,絕不會不報的。可為什麼現在某人行善,他的子孫反而不興旺?某人作惡,他的家反倒發達得很?佛說的報應,居然成了無稽之談。”

中峰和尚回答:“常人被世俗見解蒙蔽,自己靈明的心未洗除幹淨。因此正眼未開,把真善行反認為是惡的,卻把真惡行反看成是善的,這是常有的事情。看錯後居然不怪自己顛倒是非,反而抱怨天的報應錯了,這是什麼道理呢?”

眾人又說:“善就是善,惡就是惡,善惡怎會弄得相反?”

中峰和尚聽後,便讓他們把自己所認為是善的、惡的事都說出來。

其中一人說:“罵人、打人是惡;尊敬人、以禮待人是善。”

中峰和尚回答:“不一定。”

另一個人說:“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清清白白守正道,是善。”

中峰和尚說:“不一定。”

每個人都把平時看到的自認為的種種善惡行為講出來,但中峰和尚都說:“不一定!”大家就向他請教。

中峰和尚對他們說:“對別人有益的事情,是善;對自己有益的事情,是惡。做的事情如果使別人得到益處,即使是打人、罵人,也都是善;如果是有益於自己的事情,即使是尊敬人、以禮待人,也都是惡。所以一個人做的善事,使他人得到利益的就是公,公就是真;隻想到自己要得到的利益,就是私,私就是假。從良心上所發出來的善行,是真;照例做做就算了的,是假。還有,為善不求報答,是真;為某一目的,企圖有所得,是假。像這些道理,自己都要仔細地考察。”

度陰山曰

中峰和尚對善惡的標準是這樣表述的:

第一,對別人有益就是善;對自己有益就是惡。簡單而言則是,利他就是善,利己就是惡。如果是利他,即使手段不正當,也是善;如果是利己,手段再光明,也是惡。

第二,從良心產生的善行是善,例行公事的善行則是惡。

第三,不求報答的行為是善,有目的的善行也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