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誠就是謙(1 / 1)

原文

古語雲:“有誌於功名者,必得功名;有誌於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誌,如樹之有根,立定此誌,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而造福由我。

今之求登科第者,初未嚐有真誌,不過一時意興耳;興到則求,興闌則止。孟子曰:“王之好樂甚,齊其庶幾乎?”予於科名亦然。

譯文

古話說:“有誌向求取功名的,一定得到功名;有誌向求取富貴的,一定得到富貴。”人有遠大誌向,如大樹有深根,立此偉大誌向後,必須每個念頭都要謙虛,哪怕碰到像灰塵一樣的小事,也要給人方便,能如此,自然會感動天地,而造福全在我自己。

現在求取功名的人,當初根本沒有真誌,不過一時興致而已;興致來了就去求,興致退了就停止。孟子對莊暴說:“大王如果真喜歡音樂,那麼齊國治理得也就差不多了。”我對於科舉功名也是這樣看的。

度陰山曰

一棵參天大樹在紮根時絕不會三心二意,而是踏踏實實、用盡全力,紮得越深越好。它立誌真誠地紮根,就已注定它將來會高聳入雲。這是誌向堅定的神奇,更是真誠的奇跡。

這個世界上沒有難事,隻怕有心人。具有誌向的人,無論遭遇多大挫折都不會放棄,他們誌向堅定,並堅信上天不負真心人。世界上最無功的事就是淺嚐輒止和三分鍾熱度,三分鍾內有興趣就去做,三分鍾後沒有了興趣就不做,這是最典型的不真誠,對自己和世界的不負責。

[1]謙之一卦:卦是《易經》中象征自然現象和人事變化的一套符號,它由陽爻和陰爻配合而成。謙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之第十五卦,共有六爻,每一爻皆大吉: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鳴謙,貞吉;勞謙,君子有終,吉;無不利,撝謙;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鳴謙,利用行師,征邑國。

[2]謙光:謙虛的光輝。

[3]丁敬宇賓:丁賓(1543—1633),字敬宇,1571年進士,最高職務為南京工部尚書。

[4]馮開之:名夢禎,字開之,浙江人,官至翰林院編修。

[5]趙裕峰:即趙光遠,字裕峰,山東冠縣人,1589年進士。

[6]慧:聰明,佛教語則指的是破惑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