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時……)
《小平.你好》的主題音樂深情而高亢。
淩空鳥瞰:
壯麗的大山,秀美的河川,一望無際豐收在即的稻菠翻滾著喜人的波浪;
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新型公路,盡顯出現代化大都市的風貌;
騰空而起的火箭,爭遊大海的軍艦,翱翔藍天的機群,實彈射擊的導彈部隊……展現出國防現代化的方方麵麵;
一群鴿子結伴飛舞在碧藍的晴空,忽遠忽近的聲聲鴿哨化作主題音樂(小平.你好)的一個聲部,和諧動聽;
鴿子徐徐落在一片花團錦簇、綠草如茵的草坪,與老人和孩子們自由戲耍。
草坪盡端是一幅巨型的鄧小平畫像,慈祥地看著這天人合一的幸福人間。
一位身材碩長、白髯飄逸的長者左乎捧著一束鮮花,與一位右手捧著一束鮮花的年長女學者相伴走來。
二位長者駐足鄧小平像前,仰望那慈祥的麵容,似有萬千情潮湧向心頭。
身材頑長的長者啃歎不已地:“牟記者,我已經邁進‘八十老翁何所求’的門檻了!可不知為什麼,一想起小平同誌就心潮起伏難以平靜啊!”
牟記者:“這就是你鬱教授以八十之軀,行常人之誌―決計在小平同誌百年祭辰獻上一部大書的動力啊!”
鬱教授:“一說到寫這部大書,我就會想到這幾句古語:天將降大任於斯者,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泛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牟記者:“說句迷信話吧,天將降改革大任於小平同誌,就是要他必先經受三落三起的政治磨煉啊!”
鬱教授:“英雄所見略同!看來,你我要想寫好小平同誌這部改革開放的大書,必須從‘九.一三’事件下筆。”
牟記者:“是啊!沒有林彪折戟沉沙,摔死在蒙古的溫都爾汗,就不會有鄧小平同誌第二次複出的時機……”
鄧小平畫像漸漸推滿整個屏幕,遂疊印紅色的片名:
鄧 小 平
一道閃電,引來一聲炸雷,屏幕翻滾著雲海怒濤。
漸漸化入過去時……
中南海毛澤東的書房
毛澤東坐在沙發上,十分吃力地看著手中的文件。
吳秘書引周恩來、葉劍英走進:“主席,總理和劍英同誌到了。”
毛澤東下意識地站起,身體一晃,險些栽倒。
周恩來、葉劍英急步向前,扶住毛澤東。
毛澤東逞強地推開周恩來和葉劍英。
周恩來:“主席,坐著談吧!”
毛澤東倔強地:“不!我還不到‘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年齡嘛,一定要站著談!”
周恩來:“主席,關於撤銷軍委辦事組、成立由葉劍英同誌主持的軍委辦公會議的通知看過了吧?”
毛澤東:“看過了。劍英同患!”
葉劍英:“主席!”
毛澤東:“你要告訴軍委辦公會議的成員:林彪、陳伯達搞陰謀活動,蓄謀已久, 目的就是要奪權;‘文化大革命’中整你們幾位老帥,也是林、陳他們搞的。”
葉劍英:“是!”
毛澤東:“從現在開始,要好好整頓我們的軍隊,頭腦不要太簡單了!”
葉劍英:“請主席放心!”
毛澤東:“恩來啊,軍委辦公會議討論重大問題,你必須參加。”
周恩來:“是!主席,你對成立審查林彪、陳伯達反黨集團專案組的名單有什麼意見嗎?”
毛澤東:“沒有!恩來,此事重大,你一定要負全責啊。”
江西斷建縣將軍橫大院
十分幽靜的小院中央,有一座二層小樓。
沿著小院四周大牆的下邊有一條小路。
年過六十七歲的鄧小平沿著這條小路快步走著,他的額頭上滲出汗水。
年過五十五歲的卓琳走出小樓門口,望著快步晨練的鄧小平喊道:“老爺子,停止鍛煉!”
鄧小平邊走邊說:“不行,我還差三圈呢!”
卓琳:“那也得停下!方才老羅打來電話,讓我們趕到廠裏去。”
鄧小平駐足沉思,遂微微地搖了搖頭。
拖拉機修造廠車間
鄧小平坐在一台舊的機床前,就像是一個熟練的鉗工在操作。
卓琳坐在不遠處的台前默默地工作著。
一位中年幹部走到近前,大聲地:“老鄧,快停下,到食堂聽我傳達中央文件!”
鄧小平抬起頭,愕然地:“老羅!你再說一遍?”
老羅:“到食堂聽我傳達中央文件!”
拖拉機修造廠的l_I堂
幾十名男女工人坐在板凳上,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老羅站在桌前,拿著一份紅頭文件大聲說:“請安靜!今天傳達的中央文件特別重要,要用心聽,會後還要分組討論!”
這時,鄧小平和卓琳相伴走進食堂, 自覺地坐在後邊。
老羅大聲地:“老鄧,你的耳朵有點背,坐到前邊來!”
鄧小平起身走到桌前,尋找座位。
一位叫陶大姐的中年婦女把自己的馬紮送到鄧小平的身邊:“老鄧,坐我的馬紮吧!”
鄧小平:“謝謝!”坐在馬紮上。
老羅雙手捧著中央文件,十分嚴肅地:“今天,由我傳達中共中央《關於林彪叛國出逃的通知》!”
與會的工人聽後炸了窩,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鄧小平表情嚴肅,一言不發。
與會的工人漸漸平息下來,遂把目光集中到鄧小平的身上。
拖拉機修造廠院中
鄧小平、卓琳默然走在回將軍樓的所謂“小平小道”上。
老羅拿著中央文件趕過來:“老鄧,你耳背,聽不全,把
文件帶回去看吧!”
鄧小平接過文件,感謝地點了點頭。
將軍樓書房
鄧小平大口地抽著煙,憤然眺望窗外沉沉的長夜。
書桌上放著中央文件《關於林彪叛國出逃的通知》。
卓琳圍著做飯的圍裙興衝衝地走進,一見鄧小平的樣子愕然:“哎,林彪都摔死了,你還在想什麼?”
鄧小平擲掉手中的煙蒂,低沉地:“林彪不亡,天理難容!”
卓琳:“為了慶賀林彪折戟沉沙蒙古的溫都爾汗,我親自做了幾道菜,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吃頓飯。”
鄧小平:“有茅台嗎?”
卓琳:“有。”
鄧小平:“好!我要喝個痛快。”
將軍樓院中
秋日的朝墩分外嬌豔,一縷霞光淡抹在將軍樓上。
透過玻璃窗,可見鄧小平坐在書桌前握筆書定。
畫外音:“……林陳反革命集團這樣快地被揭發被解決,真是值得慶幸的大事。如果不是由於主席和中央的英明領導和及時地覺察,並且及時地加以解決,如果他們的陰謀得逞,正如中央通知所說,即使他們最終也得被革命人民所埋葬,但不知會有多少人頭落地,我們社會主義祖國會遭到多少曲折和災難。現在終於解除了這個危險,我和全國人民一道,是多麼的高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