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1a��\u0004��與會者開心地笑了。
胡耀邦:“請小平同誌講話!”
鄧小平:“我非常讚成先念同誌和陳雲同誌的講話:當前全黨、全國的中心任務是三年調整,貫徹和落實‘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這是個大方針、大政策……”
中南海鄧小平辦公室
鄧小平坐在桌前正在批閱一份文件。
特寫:《關於充分利用香港招商局問題》。
鄧小平放下手中的文件,點燃一支煙,緩步走到窗前,眺望湛藍的長空,似陷人凝思。
李秘書走進:“報告!.穀牧副總理和習仲勳同誌到了。”
鄧小平迅然轉身:“好!我這就去見他們。”
鄧小平會客室
鄧小平站在會客室中央,緊緊握住習仲勳的手:“習仲勳同誌,你在廣東幹得很有聲色嘛!”
習仲勳:“我還不是在中央―尤其是在您的支持下才敢打破頭上的緊箍咒,放開手腳幹點事嘛!”
鄧小平:“你們廣東可是正在幹一樁大事業喲!”轉身指著穀牧,“他可如實地向我報告了!”
穀牧:“我是從他們那裏聽來的。”
鄧小平:“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都請坐吧,我要親自聽習仲勳同誌講這樁大事業。”
鄧小平、穀牧、習仲勳相繼落座。
習仲勳:“廣東是南大門,毗鄰香港和澳門,國際交往頻繁,是我國主要的口岸之一。”
鄧小平:“是啊!新中國成立以後,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國家想把我們扼殺在搖籃裏,進行政治、軍事、經濟全方位的封鎖,上海、青島、大連一批重要的港口日漸簫條了!”
習仲勳:“廣東是著名的僑鄉,在國外的華僑近千萬人,港澳二市的居民大多數也是廣東籍。就目前而言,每年從廣東口岸出入境的外國人、華人、華僑、港澳同胞達數百萬人次,改革開放,搞活經濟,廣東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鄧小平:“這些,大家都知道!直截了當地說吧,需要中央做些什麼?”
穀牧:“他是向您要對廣東的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的。”
鄧小平:“我可以坦率地說:你這位廣東的父母官不要啊,我也會下令強迫你們按特殊政策辦事的。說吧!”
習仲勳:“希望中央允許華僑、港澳商人在廣東直接投資辦廠,也允許某些外國廠商在廣東投資辦廠,或同他們興辦合營企業和旅遊等事業。”
鄧小平:“這些想法都不錯嘛!穀牧同誌,你說呢?”
穀牧:“我早就舉雙手讚成了!”
習仲勳:“我們這些想法,在世界多數國家通行無阻,可在我們這裏就是新事物了,搞不好,還會給我們戴上一頂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帽子!”
鄧小平風趣地:“不要怕,有多餘的,你也可以送給我一頂嘛!”
習仲勳、穀牧聽後笑了。
鄧小平:“我聽穀牧同誌說,你們想讓中央給你們劃出一塊地盤搞實驗,對嗎?”
習仲勳:“對!”
鄧小平:“你們的意見呢?”
習仲勳:“在鄰近香港的深圳、靠著澳門的珠海,還有會經商的汕頭三個地方,興辦出口加工區。”
鄧小平:“讚成!可是名字需要商量一下。”
習仲勳一怔:“你不同意叫出口加工區?”
鄧小平微微地點了點頭。他沉思片刻,以肯定的口氣說J道,“還是叫特區好,你習仲勳是老陝北, 自然知道陝甘寧開始就叫特區嘛!”
習仲勳高興地:“對!叫特區好。”
穀牧:“習仲勳同誌,你這次拜會小平同誌不僅拿到了出生證,而且還給起了一個特區的大名。”
鄧小平:“先不要高興得太早了!我代表中央正式告訴你:辦特區,中央沒有錢,可以給些政策,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習仲勳起身,鄭重地:“請小平同誌放心,廣東人民不僅能殺出一條血路來,而且還能為全國改革開放打開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
陳雲辦公室
陳雲坐在桌前,用心地審閱有關的文件。
秘書走進:“先念同誌和薄一波同誌到了!”
陳雲轉過身來,客氣地:“請坐。”
李先念、薄一波相繼落座。
陳雲:“今天請你們二位來,主要是講點心裏話。第一句,中央決定要我當財政經濟委員會的主任是有問題的,一是體力上完全不行,二是經驗還很有限。解放初期的經濟規模比現在小多了,現在這麼大的規模,這麼複雜的情況,應付不了。”
薄一波:“沒問題!大主意你和先念同誌拿,我和其他年富力壯的同誌去做。”
李先念:“你所說的年富力壯的同誌也都六十開外了!”
陳雲:“我的態度是:要我做工作,我也隻能量力而行。第二句話:建國快三十年了,政府的經濟工作主要是由我們三人―再加上去世的富春同誌一塊兒做的,我想都有不少教訓可以談吧。”